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0%

素笺折叠涂云母,黛笔清新画月娥。莫道绣奁无粉本,朝朝镜里看双螺。

【鉴赏】

这是刘献廷为一位女孩子雪仪的扇面画所作的题咏,这幅扇面上画的是嫦娥奔月。《汉书·张敞传》注: “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这位女孩子能为自己的用具作画加以美化,当然是心灵手巧的。所以作者在这首诗里好好夸奖了她一下。

看来这位雪仪画的扇面不是团扇,而是折扇的扇面。所以诗中说: “素笺折叠。”古人常用云母(一种透明晶状矿物)装饰屏风,称为云屏或云母屏(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而扇面又称“屏面”,故“涂云母” 即画扇面。古代仕女画是用墨色勾勒轮廓线,然后着彩,属于工笔画。女孩子作画十分细心,画风自然以“清新”见长,而与粗犷奔放无缘。“黛笔清新”,是诗中对画的赞语,简明扼要。“月娥”就是嫦娥,她本是神话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奔月后独处广寒宫。画中人便是月宫嫦娥。后两句诗人撇开了对画面的描述和赞美,别出心裁地探寻作画的“粉本” 即样本,也就是通常绘画创作所需要的素描底稿。清人方董《山清居画论》: “画稿谓粉本者,古人于墨稿上加描粉本,用时扑入缣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 画稿的来源不外两途,一是依样画葫芦式的临摹; 一是从现实生活中写生搜集素材,经过想象加工创作而成。看来雪仪画的嫦娥就是属于创作。嫦娥是神话人物,谁也没见过,她的形象只能根据人间女性的形象创作而成。而独处深闺的女孩到哪里去写生呢?诗人满有把握地揣测说: “莫道绣奁无粉本,朝朝镜里看双螺。”双螺是女孩子扎的发髻样式,原来画中人的模特儿就是女孩儿自己。

刘献廷这样写的直接用意也许不过是夸奖那姑娘心灵手巧,而且美丽可爱; 同时又暗示她已经长到能够理解月中嫦娥的寂寞心情的年岁,是一位妙龄少女。然而这两句诗,却远远超出了它的本来意义,而参破了文艺创作的一大天机。据说赵孟頫画马,落笔之前总要先把自己想象成马,摹拟揣摩马的种种姿态动作。如果我们不拘泥于这种说法表面的真实性如何,应该承认它的确探到了画家创作的隐秘,即与笔下对象神情的默契。据知情人说,曹禺写《日出》、《雷雨》时,一个人关上房门又哭又闹,弄得外面的人十分担心。那也正是创作活动的一种最佳状态,这样创作出的人物必然栩栩如生,能博得读者情感的共鸣。文学家艺术家的创作,无不以自身的生活阅历、生活经验为依据。故小仲马说:“茶花女就是我!”郭沫若说:“蔡文姬就是我!”这种现象,无妨都用这两句诗来概括:“莫道绣奁无粉本,朝朝镜里看双螺!”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历代帝王诗词鉴赏
历代帝王诗词鉴赏
立即阅读
毛与中国抗战
毛与中国抗战
夏燕月
立即阅读
红楼梦诗词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
曹雪芹等
立即阅读
中国共产党简史
中国共产党简史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立即阅读
古籍序跋集
古籍序跋集
立即阅读
集外集拾遗补编
集外集拾遗补编
立即阅读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
网络摘录
立即阅读
水浒传
水浒传
施耐庵
四大经典名著之一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