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16%

一过丛祠泪满襟,英雄自古少知音。江边敌国方尝胆,台上佳人正捧心。入郢共知仇已雪,沼吴谁识恨尤深。素车白马终何益,不及陶朱像铸金。

【鉴赏】

伍子胥是历史悲剧人物之一,他的事迹向来引起不少文人墨客的凭吊歌吟,本篇所说的“伍员庙”一名伍相国祠,在苏州胥口镇。

“一过丛祠泪满襟,英雄自古少知音。”诗著题赋起,写诗人过祠而感其人之事,深为悲愤不平。“英雄自古少知音”以明白浅显的语言说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人间悲剧,那是屈子“往者余不及兮,来者吾不闻”、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辛弃疾“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等诗词共同悲慨过的一个事实。易卜生《人民公敌》也曾沉痛宣言: 伟大人物总是孤独的。当一个英雄人物,他的预见性和超前的行为不为一代或一方之人所理解,往往就会曲高和寡,甚至有被他忠心侍奉的主人视为异己的可能。伍子胥就因激怒夫差,招致了杀身之祸。

“江边敌国方尝胆,台上佳人正捧心”两句写吴亡之前可忧的、为伍子胥早已洞察的形势。一句写越国亡吴复仇雪耻之心未死,用了卧薪尝胆的故事。《史记·勾践世家》: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虑,置胆于坐,坐卧而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 ‘汝忘会稽之耻邪?’”二句写越国对吴王施行美人计,用西施来瓦解夫差的意志,使之全无警惕。“捧心”事出 《庄子·天运》。全句意谓越大夫范蠡献西施于夫差,吴王许和,遂日与西施宴饮于姑苏台; 西施捧心皱眉,病而愈妍。两句将吴国的外患内忧写足,适可见伍子胥当年的焦虑。“方尝胆”、“正捧心”用典铸辞、语极俏辣尖新,发人深省。“胆” “心”天然成对,可谓工整。

“入郢共知仇已雪,沼吴谁识恨尤深。”二句概言子胥生平大节,前仇方雪,后恨尤深,何不幸之甚也! 盖伍子胥父兄均被楚平王杀害,他只身奔吴,佐阖闾伐楚,陷郢都鞭楚平王之尸三百,得以雪恨。但不料阖闾之子夫差太不争气,丧失敌情观念,伍子胥曾痛心地预计说: “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这个预言后来是应验了的,当时却没有起作用,故曰: “谁识恨尤深。”

“素车白马终何益,不及陶朱像铸金。”结尾慨叹伍子胥不善于明哲保身,故遭杀身之祸,在这方面不如越大夫范蠡聪明。据《吴地记》: “越军于苏州东南……临江北岸立坛,杀白马祭子胥,杯动酒尽,后因立庙于此江之上。”可见他的忠直精神为人共仰,是跨越了国界的。范蠡在吴亡之后,预见勾践为人不可共安乐、遂弃官隐陶称朱公,经商致富。勾践则铸金身以纪念这位功臣。全诗颇能勾勒伍子胥一身大节和悲愤心情,惟末二句主张谋身一义与其人性格不符,亦可见“英雄自古少知音”。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彷徨
彷徨
鲁迅
立即阅读
飘(英)
飘(英)
玛格丽特·米切尔特
立即阅读
帝国飘摇
帝国飘摇
当年明月
立即阅读
尔雅
尔雅
网络摘录
立即阅读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
聂济峰等
立即阅读
华人必备知识
华人必备知识
立即阅读
易经
易经
立即阅读
鸳鸯刀
鸳鸯刀
金庸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