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
网摘
禅生活网摘
0%

生平简介

黄滔,字文江,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光化中(898—901),任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里行。五代时,为闽王王审知召为推官,对审言多所匡正,有政绩。

工诗能文,擅长哀辞。其诗多寄赠送别、感伤身世之作,但也有少量诗篇对唐末战乱有所反映。诗风平淡晓畅,“ 若与人对语,和气郁郁,有贞元、长庆 风概”。著有《黄御史集》。

书 事

黄滔

望岁心空切,

耕夫尽把弓。

千家数人在,

一税十年空。

没阵风沙黑,

烧城水陆红。

飞章奏西蜀,

明诏与殊功。

黄滔诗鉴赏

这首诗的题旨可能与唐末西蜀的军阀混战有关。

西蜀是唐末军阀争夺异常激烈的地方。据载,光启元年(887)当时的利州刺史王建攻入阆州 ,驱逐刺史 杨茂实;接着联合顾彦朗攻打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文德元年(888),唐王朝又以不顺服朝命为借口,派韦昭度领兵征讨陈敬瑄和田令孜,野心勃勃的王建乘机参与其事,扩大势力。他们围困成都达三年之久,弄得“成都城中乏食 ,弃儿满路”,“饿殍狼藉”。大 顺二年(891)陈敬瑄投降 ,王建夺得成都,唐王朝 只好承认他为检校司徒 、成都尹、剑南节度使。《书 事》所谴责的,可能涉及这一史实。

这首诗的显著艺术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显示出强烈的讽刺意味。诗的前六句主要写——农民的愿望是热切地盼望丰收,但统治者却强迫他们弃农桑而“尽把弓”;频繁的战争使得人口锐减,千户之中仅有几个人勉强地生存着,而且他们还要负担沉重的赋税。那年月的赋税高得惊人,一年的赋税往往就能刮去十年的收成。残酷的战争连年不断,直打得风沙四起,日月无光,军阀们屠城放火,烈焰飞腾,映得河水和陆地一片血红——这样的描摹,入木三分地表现出了统治者之间的混战给城乡人民所带来的严重灾难,揭示出其反人民的不义性。而诗的最后两句则又从人民的对立面着笔,写这些战争的发动者不仅不为自己的罪行感到耻辱,相反,他们还要厚颜无耻地往朝廷飞送奏章,谎奏西蜀的“战绩”,骗取皇帝的“明诏”,受到“殊功”的奖赏。这样,一方面是生产凋零,生灵涂炭,一方面则是邀功受赏,这是多么鲜明强烈的对比!正是从这种对比中,我们才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诗人对那建立在血泊之上的“殊功”的否定和讥刺之情。同时,也可以从对比中感受到皇帝的昏庸腐朽,赏惩不明。

这首诗在语言技巧方面也颇具特色。诗歌语言精炼质朴,对仗工整。三、四两句主要在数词对仗上显示出诗人的才思之妙,而五、六句则在动词、名词的对仗上显示出其调词遣语的非凡艺术功底。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活着
活着
余华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吴楚材等
智慧人生34要
智慧人生34要
明憨
李自成传
李自成传
姚雪垠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
刘鹗
华盖集续编
华盖集续编
鲁迅
帝国飘摇
帝国飘摇
当年明月
毛泽东传(下)
毛泽东传(下)
中央文献研究室

添加书签

当前位置: 0px

我的读书书签

书签添加成功,务必保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