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战忽速递
最近,出现了一种很普遍的说法,认为中国外交在转向。中国将重回韬光养晦外交的舆论声音在加大网络造势。这种说法与人事变动契合,对比不同时期的外交表述,针对当前的外交行动,具有极大的诱惑性。与之相反,美国毫不动摇地加速操控台湾问题,日本加紧明确针对台湾问题的扩军备战,韩国也加入涉台行列,必须渲染拥有核武器,英国与日本签署相互驻军的协议。外部反华势力正完成对中国的军事合围,也使中国所谓的外交转向显得越加举足轻重。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相关问题,坚决保持战略定力。
一、美台勾连挑衅进入实质性阶段,已经把对中国的承诺抛到脑后
中美两国领导人巴厘岛会晤后,尽管拜登一路小跑夹带满脸笑容,并做出了关于台湾问题的承诺。但和其说一套、做一套一贯做法一样,会谈后,在行动上依然毫不迟疑地加剧对台湾的实质性控制和彻底性破坏。其标志性事件至少包括以下三件大事。
一是台积电到美国建厂,拜登和蔡英文开始实质性的“穷台”行动。2022年12月6日,美国举行首批机台设备到厂典礼,并宣布投资总金额从120亿美元加码至400亿美元。美国总统拜登、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苹果公司执行长库克等人参加了典礼。美台用“釜底抽薪”的方式,防范台积电落入中国大陆之手。这是一个应对台海冲突的里程碑事件。
二是通过《美国“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2022年12月24日通过的该法案中,公然在台湾问题上说三道四,美国政府5年内向台提供1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和20亿美元的“军事贷款”。无论拜登怎么承诺,迷宫加速对台“递刀子”“送枪炮”,鼓动两岸对抗,在台海拱火,把台海推向战争边缘的行动不断加速。
三是麦卡锡当选美国众议院议长,表示率团窜访台湾,其当选仅仅过了三天,美国众议院就以365票赞成、65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成立“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的决议案。尽管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内斗严重,但在反华涉台上高度一致,而且为了选票展开了对华攻击竞赛,不断恶化中美关系。
总体来看,拜登的承诺根本不存在实现的可能,而且美国内斗加剧促使在反华尤其是涉台问题上开始“两党比恶竞赛”,再加上蔡英文最后1年多任期的狗急跳墙可能性,与拜登最后两年任期的选票需求,完全可能形成恶行共振,但这也恰恰是两岸统一的重大契机,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准备、早做准备。
二、日韩行动加速常,英国涉足东亚,美国正促成明确针对中国的军事合围态势
新年伊始,日韩对中国游客的歧视性行为,借助疫情管控吸引了人民眼球。但事实上,这后面蕴藏着更大的阴谋。1月12日,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声称,“如果朝鲜的挑衅恶化”,韩国可能拥有其他国家的核武器或制造自己的核武器,尹锡悦的“韩国拥核论”引起舆论一片哗然。针对中国疫情防控反制措施,韩国迅速通过3个月内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的规划,一切都在预谋之中。
日本在提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之后,尽管安倍已经暴毙街头,但日本政府一直在突破和平宪法,加紧战争武装和战备准备,大幅提高军费,并增加在日本最南端靠近台湾岛的与那岛的军事部署,在西南诸岛建立130座军火库,与美军共享。1月13日,在岸田文雄到白宫与拜登会晤时,已经是图穷匕见,公然以中国为共同敌人,拜登明确帮助日本获得并提高向“敌人领土”发射导弹的能力,计划到2025年,在冲绳地区部署由美国海军陆战队组成的2000人的“濒海作战团”,大规模部署反舰导弹,同意日本采购500枚“战斧”远程巡航导弹等。日本准备台海战争的行为毫无掩饰。
1月11日,到访的日首相岸田文雄与英首相苏纳克正式签署《相互准入协定》,协议允许双方在对方领土部署部队。此前日英两国政府已缔结可以交换机密信息的《情报保护协定》以及《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等军事协议。此次《相互准入协定》包括明确一方人员在对方国家发生事件、事故时的相应处罚程序、简化军人出入境手续、免除收取军训物资时的税金等内容。该协定使双方联合演习、训练等往来更顺畅,并允许英国和日本在对方国家部署部队。该协议创建了一个“常设框架”,让英国军舰、陆军或海军陆战队更容易访问日本横须贺,不必每次都要经双方外交部批准。日英军事上加速靠近已成“准盟国”。
三、中国处于内外交困的艰难时刻,换挡提速的特殊时期亟待更加明确的战略定力
面对如此严峻的态势,中国恰好处于两届班子交换的时间节点,密集进行重大的人事安排,尽管我们有条不紊进行,但对反华势力来说恰恰是一个制造舆论的机会,再加上全国人民正经历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新冠感染,美国及其帮凶不仅挑头污名化中国防疫转段,而且利用信息资源和技术积淀的优势,大肆开战认知战,实际上割裂了中国网络舆论。
这种情况下,网络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对中俄关系的挑拨离间,尤其是直接聚焦两任外长对俄关系强调的“不结盟、不冲突、不对抗”以及“没有止境,没有禁区,没有上限”的肆意扭曲,断章取义、见缝插针,形成了不良的民众感受、国际影响和舆论导向。这种态势下,亟待进行战略宣示、补齐表述短板、反制肆意扭曲。尤其在以下三个方面,要凝聚全党、全国、全国人民的力量,展示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
其一,中国加速统一的决心不会动摇。美国及其日韩英澳等帮凶,采取的伎俩是武力威胁、战略迷惑加经济施压,尤其是企图通过乌克兰危机,让中国知难而退,与美国妥协。但从历史看,抗美援朝打败美国等16国联军让拜登心存余悸;从现实看,中国人民解放军日夜磨砺得实力震撼美军;从整体看,中国人民3年抗疫得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展示了中国人民共产党领导的14亿多中国人民强大的动员能力。拜登之流很清除这一点。于是对中国展开各种威逼利诱,企图结合3年疫情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普遍愿望和强烈需求,动摇中国人民加速两岸统一的步伐。我们绝对不能被其感染、体现动摇、出现恍惚。加速实现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迈过去的坎,也是最能凝聚全体中国人民的置顶选项。
其二,中俄合作反霸的趋势不会动摇。“中俄战略合作没有止境,没有禁区,没有上限”的伙伴关系,并不仅仅是任何一方的单向需求,而是面对两国乃至人类社会生存的共同需要。中俄“肩并肩、背靠背”,世界就乱不了,霸权就赢不了,既是对两国人民的承诺,也是对整个世界的宣言,更是对霸权主义集团的震慑。我们必须认识到,到了今天,我们已经超越了“不惹事,不怕事”的阶段,必须直面“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问题。否则,你不惹事,你不怕事,人家招惹你了,你不惹事也是事,这时候,你不怕事已经晚了,事已经来了,和平已经不存在了。相反,只要谁招惹我,我就对谁毫不客气,采取强有力的行动让他怕,才会让他不敢招惹你,保持广大人民群众想要的安居乐业的生活。
其三,中国谋求和平的努力不会动摇。中国任何时候都要强调“不结盟、不冲突、不对抗”,这是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决定的,就像一个人的人品一样,这是中国的国格。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中国谋求和平的过程中,实力才是硬道理。好的国际环境有助于我们提升实力。但提升实力不一定无原则地追求所谓好的国际环境。真好还是忽悠,中国人民看得到、分得清。这就像反华势力搅混不了中国的南海一样,必将无功而返。而且,我们需要清楚的是,“不结盟、不冲突、不对抗”是理想状态,但并非目前状况,更是一种努力目标。毛泽东主席说,“我们爱好和平,但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遵循。
一句话总结:只有战略清晰,才能产业领先、攻防兼备,加速推进两岸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美好愿景。
本文初摘录于:2023-01-18,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3-01-18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最近,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搅得世界不宁静,这一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了全世界的反对和谴责。美国为何如此行为?中国该如何应对?15年前,彭晓光先生的一篇奇文,竟准确... 2025-04-28
- 之前打死老胡也不敢想象,一位美国总统竟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假图片”诋毁中国。美利坚合众国已经混乱、堕落到这个样子了吗?特朗普4月21日在他自己的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 2025-04-28
-
特朗普仍相信普京想达成协议:他没夺取乌克兰整个国家,这是很大的让步
俄罗斯4月24日凌晨对基辅等地实施了空袭,造成人员死亡。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俄罗斯提出严厉批评。不过他仍然相信俄方想要达成和平协议。4月24日,有记者问特朗普:“鉴于俄罗斯... 2025-04-25 - 1、侠客岛:最近,中国的跨境在线购物平台“敦煌网”,突然在美国爆火,展示了中国工厂内部的运作情况。很多中国工人、企业主也到TikTok,展示一些名牌产品在中国生产的低成本... 2025-04-23
- 美国这件事,真是让全世界大开眼界。您能想到的,就在最近,负责美国安全的国土安全部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全家人吃饭的时候,她的手提包居然被偷了。这不是段子,这... 2025-04-23
-
每一个技术突破都可能成为国家间角力的新武器,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央情报局(CIA)不仅扮演着情报收集与分析的传统角色,更通过其风险投资机制,悄然在全球科技版图... 2025-04-20
-
世界博弈局中局:大戏接连不断:哈马斯的辛瓦尔死于精心策划的击杀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鉴于当前的形势,还是值得说一说。还记得OpenAI的吹哨人是怎么死的吗?当地时间2024年11月26日,26岁的美国OpenAI公司前研究员苏奇尔·巴拉... 2025-04-20 -
对不少年轻的中国观众来说,尚格·云顿这个名字已经有些遥远。但在上世纪90年代,他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动作巨星。和吴宇森(《终极标靶》)、李连杰(《敢死队2》)等中国影人... 2025-04-20
-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有两个华人博士毕业生,王宇歌与周叶斌。王宇歌,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免疫学博士,微博名为“子陵在听歌”。周叶斌,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遗传学博士,... 2025-04-20
- 【文/观察者网 邵昀】从大举削减联邦科研经费、以“打击校园反犹太主义”为由威胁冻结高校资金,到无故剥夺留学生签证,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三板斧”令科研界风声鹤唳。据美国... 2025-04-20
- 中美经济脱钩断链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复杂且多维。尽管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已超过40年,但完全“脱钩”的可能,已经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 2025-04-19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尽管离开芦淞市场的批发零售行业已有几年,但我依然习惯三天两头去市场转转看看,在这块地方有我割舍不断的情感,毕竟在此有过我的激情满怀,留下过我的奋斗岁月足迹。中国城... 2025-04-29
- 最近,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搅得世界不宁静,这一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了全世界的反对和谴责。美国为何如此行为?中国该如何应对?15年前,彭晓光先生的一篇奇文,竟准确... 2025-04-28
- 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泽连斯基必须死,否则战争无法结束,与战争相关的各方全都下不了台。川普的“和平计划”,其实就是乌克兰无条件投降。泽连斯基接受不了,这不是因为他不... 2025-04-28
- 之前打死老胡也不敢想象,一位美国总统竟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假图片”诋毁中国。美利坚合众国已经混乱、堕落到这个样子了吗?特朗普4月21日在他自己的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 2025-04-28
- 新闻背景:4月27日,刘强东在朋友圈发文支持一家餐厅,并表示要对该店免佣金一年。刘强东称,“感谢这位兄弟支持!找到你的店后再免佣金一年。我干过餐厅,深知餐饮行业的不易...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