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
网摘
禅生活网摘
已阅读 0%

文|明憨法师

佛教要求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怎样才能诸恶莫作呢?首先要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不杀生,首先是不杀人,同时对大的生命也不能宰杀。包括不亲自杀,不叫人杀,不见杀随喜。对于昆虫、蚂蚁、蚊虫等微小生命,要先行方便,如开门窗放走,或者用扇子扇跑,最后再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如果伤害了这些小的生命,也一定要忏悔。

不偷盗,就是不故意占取别人的便宜,包括不自偷,不教偷,不见偷随喜。偷的对象是所有的有主物,无论是公家的还是个人的,都不能偷。

不邪淫,就是在家男女信众,不要有婚外的性行为。

不妄语,就是不说假话,不说挑拨是非的话,不说低级下流的话,不说伤害人自尊心的话。就是不绮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有的时候可以行方便,可以说得模糊一点。善意的谎言,也可以,但发心一定要贤善。

憨师说(10)

锦呈|绘

不饮酒。因社会应酬需要喝酒的,饮酒戒可以先不受,但是一定要忏悔。

五戒中的前四戒是根本戒。只要你做了,不但对自己有直接影响,对别人也会产生直接影响。第五戒叫遮戒,遮戒的意思就是轻一点。如果你喝酒,虽然不一定产生直接的危害,但是会遮蔽自己的智慧,做出非理智的事情来。

受持戒律的功德非常大

受持戒律的功德非常大。在《佛说灌顶经》中,世尊告诉我们,皈依三宝,得三十六位善神为之护持;如果还能受持五戒,每条戒又有五位护戒神,昼夜护持,随身保护,使持戒者万事吉祥。

佛经中云:“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遗。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离世速成佛,唯此法为最。”

又云,经恒沙数劫,无量诸佛前,供养诸幢幡,灯幔饮食等。若于正法坏,佛教将灭时,日夜持一戒,其福胜于彼。

佛陀也讲过,只有先将一块布洗净,才能为这块布染上颜色。如果布上满是污垢,就不可能染上纯正的颜色。我们学佛,就要先用戒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的行为。戒定慧三学,戒犹如大地,是生长一切功德的基础。没有戒律,就不会有禅定。没有禅定,就不会有智慧。没有智慧,就无法断除烦恼,见性成佛。

受戒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当然,佛教非常科学,非常讲现实性,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考虑到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这五戒可以受五条,也可以先受其中的四条、三条或两条。如果皈依三宝,但一条戒也不愿意受,证明你现在认识还不够。

受持的戒条越多,守护得越好,你的善根福德增长越快,断除业障的力量也越强。所以,我们要尽力多受一些戒条。

有的人觉得,受戒是对自己的约束,犯戒要承担果报,所以不敢受戒。其实,受持戒律,对自己是最好的保护。如是因,如是果。杀盗淫妄,十不善业,哪一条你做了,不要承担果报?

受持了戒,就要下决心按戒的要求去做。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缘,不可能一点也不犯。犯了戒,就要及时认真忏悔,通过忏悔来弥补。

总之,受戒是很重要的。五戒是我们成佛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和谐、工作进步、身心安乐的基础。所以要认真对待受持五戒这件事。                

  (2020-02-10明憨法师随缘开示)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小李飞刀
小李飞刀
古龙
立即阅读
毛泽东文集(六)
毛泽东文集(六)
毛泽东
立即阅读
邓小平时代
邓小平时代
(美国)傅高义
立即阅读
中篇小说精选
中篇小说精选
刘醒龙等
立即阅读
飘(英)
飘(英)
玛格丽特·米切尔特
立即阅读
飞狐外传
飞狐外传
金庸
立即阅读
研读学习
研读学习
研读毛主席
立即阅读
毛泽东传(上)
毛泽东传(上)
中央文献研究室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