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
网摘
禅生活网摘
已阅读 0%

司马迁善于活灵活现地描写历史人物。而他的写作特点之一,便是不管描写的人是谁,他都会尽可能地突出那个人身上的闪光点。

司马迁描写秦始皇的时候就是这样。虽然司马迁笔下的秦始皇是暴君,但他并不是用自己的话来形容,而是引用了汉代贾谊写的《过秦论》来展示秦始皇的残暴。司马迁这样做,或许也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秦始皇虽然犯了很多错,但我仍然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

有人认为写史书就不能掺杂自己的感情。但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是人,完全不带感情去记录是不可能的,人们应该学会用同情的眼光看待历史。

司马迁在创作时最同情的人是屈原,其次是说客苏秦。虽然苏秦在司马迁笔下是一个擅长权谋策略的大坏人,但司马迁写过这样一段话:

夫张仪之行事甚於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

社会上厌恶苏秦的原因,是因为他先死了,而张仪为了宣传他自己的主张,张扬暴露了苏秦合纵政策的短处,以促成连横政策。

即便司马迁同情屈原和苏秦,但只有一个人能让心软的他口诛笔伐,这个人就是宦官赵高。赵高在秦始皇身边侍奉,同时是皇子胡亥的老师。

赵高等人知道遗诏的秘密后,伪造了一份遗诏,除掉了正统继承人和辅佐继承人的将军。这样一来,天下就属于他们三个人了。

然后,他们又封锁秦始皇的死讯,将遗体用辒辌车秘密运送回都城咸阳。这种车内部阴凉、通风良好,秦始皇以前在夏天巡视时坐的就是这种车。过了一段时间,尸体开始腐烂发臭。于是他们买了许多腌鱼放进随行的马车里,用鱼腥味掩盖尸臭,再让一位官员坐在辒辌车里,制造秦始皇还在世的假象。他们想尽办法掩盖秦始皇的死,待到一切按照计划发展之后,才正式发丧。

胡亥成为秦二世后,赵高为了掌控实权,开始在暗地里运作。赵高最强大的对手便是李斯,虽然他与李斯利害一致,但都把对方当成死敌。

也许是因为李斯知道同一个秘密,引得赵高对他的猜忌越来越重,最后用计害死了他。

赵高还会通过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测试别人是否真正听命于自己。《史记》中有一段这样的故事,不知道是真是假。

有一天,赵高牵着一只鹿走到胡亥面前,说:“这是马。”

胡亥感到莫名其妙。“这明明是鹿。硬把鹿说成马,你没事吧?”

胡亥又问殿下群臣,最后回答是鹿的人都惨遭迫害。只有那些顺着赵高的意思回答是马的人才得到了赵高的信任。虽然说来难以置信,但赵高最后只给了那些指鹿为马、乖乖听话的人一条活路。

遗臭万年的宦官赵高

扩展:《史记》记载,汉元年十月(公元前206年),得知刘邦的政策后,秦地的百姓十分高兴,争先恐后地拿出家里的美食款待士兵。刘邦又不肯接受,说:“粮食充足不愿百姓破费。”百姓们更加高兴了,唯恐其不做秦王。

图片来源:《帝鉴图说》

【陈说】

伪造玺书这件事,就赵高、当今的秦二世胡亥和李斯三个人知道。这三个人绝对一辈子都不会透露出去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伪造玺书,那么他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也许秦始皇的玺书本来就是指定胡亥为继承人。就是说,有可能根本就没有伪造玺书。世间的人们喜欢受儒家思想熏陶、深怀慈悲之心的扶苏,就编造出伪造玺书的故事。

——陈舜臣《中国的历史·第二卷·楚汉相争》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毛泽东年谱(三)
毛泽东年谱(三)
立即阅读
平平录
平平录
(清)杨芳
立即阅读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等
立即阅读
百年孤独(英\汉)
百年孤独(英\汉)
加西亚·马尔克斯
立即阅读
葬礼之后
葬礼之后
阿加莎·克里斯蒂
立即阅读
鸳鸯刀
鸳鸯刀
金庸
立即阅读
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
林语堂著 宋碧云译
华人必读苏东坡
立即阅读
红楼梦
红楼梦
曹雪芹 高鹗
四大经典名著之一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