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
网摘
禅生活网摘
已阅读 0%

秦始皇继位后,将军王翦开始在政坛上活跃。燕国曾派刺客刺杀秦始皇,而王翦则是后来率兵攻打燕国的人。

王翦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当时,秦国逐一消灭各诸侯国,下一个要攻打的国家就是楚国。楚国地处东南,与其他中原的国家情况不同,而且当时楚国已经吞并了越国,变成了超级大国。

秦始皇询问已经上了年纪的王翦,攻打楚国需要多少兵力,王翦回答:“请让老臣带六十万兵将前去,定不辱使命。”不过,六十万人实在是个大数目。

一位叫李信的年轻将军听罢说:“自己只要二十万士兵就够了,二十万士兵足以消灭楚国。”

在王翦的传记中,这句话是李信说的,但根据《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的记载,这句话是王翦的儿子王贲说的。无论是李信还是王贲,总之是个年轻人。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强,对付楚国根本不需要六十万人,有二十万就足够了,便拨了二十万士兵给那个年轻的将军。与他一同去攻打楚国的,还有后来去修建长城的蒙恬将军。

他们率领二十万士兵去攻打楚国,最初是每战必胜,殊不知楚国另有安排。

楚军接连溃败,秦军也逐渐放松了警惕。楚军看准时机,连续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一路疾行,打了秦军一个措手不及。秦军顿时阵脚大乱,狼狈地逃走了。

秦始皇得知战斗失败后,亲自去向王翦道歉,请他出马。

“我没有采用你的战术才导致大败,恳请你施以援手。”

王翦则再三推托称:“臣老糊涂了,陛下还是另寻他人吧!”

但秦始皇不答应,再三请他出马。最后王翦以出兵六十万为条件,答应了去攻打楚国。

秦始皇又亲自送王翦行至灞河附近。王翦在途中,反复对秦始皇说,如果他打了胜仗,就请赐予他良田、豪宅还有园林。

他说了太多遍,使得秦始皇不得不回应道:“将军且去吧,有我在,不必为钱财之事烦忧。”

“将军与宰相不同,立下汗马功劳也无法成为王侯。”王翦答道。

不只秦国,其他诸侯国也是这样。因为将军有兵权,所以不能再让他们拥有封地。将军都聚集在都城,需要作战的时候就由君主派兵给他。拥有封地的人,一般是君主的宗亲,或是宰相这种文官。

因此,王翦的意思就是,既然他无论立下多少功劳也不能拥有封地,至少拜托秦始皇多给他一些田地、豪宅,还有能让他欢度晚年的山水庭院。虽然王翦还没有打赢楚国,但他想趁这个机会,先得到为子孙准备的家产。秦始皇也懂他话里的意思,笑着让他放心。

王翦拜别秦始皇之后,在出函谷关之前,派使者去找了五次秦始皇,一再重复刚才的请求,让秦始皇保证兑现诺言。

有个部下听到了整个过程,担心王翦是不是求过头了。

“你想错了。秦王为人暴戾,疑心又重。我现在率领着六十万士兵,这相当于秦国举国的兵力,咸阳城里兵力空虚。万一我趁机造反,打进咸阳呢?所以,秦王恐怕对我不放心。我要想为后代子孙积累资产,稳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让秦国变强,不然秦王就无法兑现给我的承诺。只有这样才能令秦王安心啊!”王翦解释道。

也就是说,王翦要良田、豪宅还有山水庭院,并不是因为真的想要这些东西。他是为了告诉秦始皇,自己只想让子孙过得幸福,绝对没有异心,更没有造反的念头。由此可见王翦的老谋深算,完全摸透了秦始皇的性子。

王翦虽然出兵,但他并不急于攻城略地,也不去迎战,相反却一直在躲在要塞当中。王翦打到一个地方,便在那里修建要塞,在里面踢蹴鞠、泡澡,令士兵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与此同时,王翦与将士们食同席、寝同榻,逐渐赢得了士兵的信任。可见他有多么善于收买人心。

等到充分休息好之后,秦军才出去迎战。虽然此前楚军多次挑衅,但秦军就是不迎战。就在楚军以为秦军无意作战,开始退兵的时候,王翦立刻率领全军追击楚军,获得大捷。这样的机会稍纵即逝,必须让士兵完全听命于自己,所以王翦事先和手下的士兵打好关系。

王翦在蕲河南边打败楚军,杀掉楚军将领项燕。这人是项羽的同族。最终秦军消灭了楚国,俘虏了楚王,吞并了整个楚地,还借机降服了楚国南边百越之地[百越,先秦古籍对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及其部落的泛称。《汉书·地理志》有记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百越之地,即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直至越南北部长达三四公里的沿海地区。此处所指收服的为今广东省、福建省及其周边。]的诸王。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王翦消灭楚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翦消灭齐国,平定天下。在统一天下的军事方面,王翦是最大的功臣,而另一个功臣蒙恬则是被秦始皇派去北方修建抵御匈奴的长城了。

秦始皇在世时,王翦的儿子王贲虽然也已亡故,但王翦父子也算得以善终,但作为秦国的将军,如此善终的屈指可数。

秦始皇在位时,有王翦、蒙恬等良将为其效劳;秦昭襄王在位时,也有一位功臣,名叫白起。白起曾在长平大破赵军,坑杀数十万俘虏,是不可多得的猛将。而且这种斩草除根的狠辣手段,也只有秦国才使得出来。

后来,白起因为与秦昭襄王意见不合而退居二线,后又被强令出战。白起拒不受命,秦昭襄王一怒之下将他赐死。

白起在死前仰天长叹:“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非要我死不可?”

转念一想,白起明白了:“我在长平之战中活埋了数十万俘虏,这是天大的罪过啊!”就这样,一代名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王翦能够得以善终的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他的深谋远虑。他摸透了秦始皇的性格,在秦始皇面前假装不贪恋权势,从而打消了秦始皇对他的怀疑。

至于蒙恬,后面在讲述大秦帝国灭亡时会再提到他。他就是因为疏于防范,最后才不得不自尽。

老谋深算的王翦

扩展:王翦的墓地今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到贤镇东门外三里许的纪贤村永和堡北。

图片来源:清宫殿藏画本

【陈说】

虽然《史记》说白起败于和范雎的派系斗争,但做最后决定的还是昭王,怎么想他也不会因为发一两句牢骚就杀掉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

白起自从受封为武安君以后,权势之大以至功高震主。君主对一个掌握军权的大功臣总是耿耿于怀的,而且昭王已经在位五十年,相当年迈,自己在位的时候,或许还有压制白起的信心,但想到自己去世以后的政治局势,就惴惴不安。自己对长子进行过帝王学的教育,但是长子早逝,不得已把次子安国君提为太子。然而这个安国君正式即位三天就死去,大概一直体弱多病吧。趁早除掉手握调兵遣将大权的巨头,自己才能稍微放心。这恐怕才是白起惨死的真正原因。

秦始皇和他的曾祖父昭王一样,都是性格多疑。昭王小时候也在燕国当过人质。因为同父异母的哥哥武王无子,所以他出乎意外地继承王位。这一点也和秦始皇很相似。

——陈舜臣《中国的历史·第二卷·统一天下》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毛泽东年谱(三)
毛泽东年谱(三)
立即阅读
平平录
平平录
(清)杨芳
立即阅读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等
立即阅读
百年孤独(英\汉)
百年孤独(英\汉)
加西亚·马尔克斯
立即阅读
葬礼之后
葬礼之后
阿加莎·克里斯蒂
立即阅读
鸳鸯刀
鸳鸯刀
金庸
立即阅读
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
林语堂著 宋碧云译
华人必读苏东坡
立即阅读
红楼梦
红楼梦
曹雪芹 高鹗
四大经典名著之一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