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
网摘
禅生活网摘
已阅读 0%

既已,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史记·十二本纪·秦始皇本纪》

即便是如秦始皇一般注重实际的人,在人人都信仰神仙的那个年代也不能免俗。

实现天下统一之后,秦始皇首次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专用称号,并将谁都可以用的“朕”定为皇帝的专属自称,确立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是很有必要的,但秦始皇渐渐产生了“唯我独尊”的心理。他以为自己统一了天下,就不再是凡人,而是天地间的至尊了。也就是不老不死的人,如神仙一般。

秦始皇于登基后的第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这件事也体现了他“唯我独尊”的心理。“封”,即登上被视为圣山的泰山,在山顶筑坛祭天;“禅”,即在泰山脚下的梁父洒扫祭地。

“禅”除了祭地,似乎还有祭祀山水的意思。总之,封禅大典不是寻常百姓和普通诸侯能奢想的,只有统治天下、带来太平盛世的明君才有资格举行。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代的霸主齐桓公也曾迫切地想举行封禅大典,是大臣管仲列举了种种不利的条件,劝他打消了这个念头。齐桓公虽然是霸主,但只不过是诸王之一。想举行封禅大典,可没有那么容易。

秦始皇打算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但无奈这项仪式已经间断很久了。《论语》有云: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封禅大典间断了何止三年?都过去五百多年了,当然无人知晓该怎么做。

秦始皇问了很多人(主要是儒生),但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有人说要用柔软的蒲草裹住车轮再上山祭祀,还有人说祭祀时必须在地上铺上茅草席。

最后秦始皇干脆谁的意见都不听了,就按自己的想法办。他命人开山修路,从泰山南坡登上山顶行祭天之礼,再从北坡下山,在梁父行祭地之礼。自从这次发现儒生办事不力之后,秦始皇就对他们产生了怀疑,认为他们说的话都不可信。这也间接导致了后来的焚书坑儒事件。

祭天完毕之后,秦始皇在下山时遇到倾盆大雨,便找了一棵松树避雨。因感念松树为自己遮风挡雨,秦始皇赐予其五大夫的爵位。这段轶事的主角“五大夫松”至今还屹立在原地,如今还可以在中国泰山风景区见到,但它也更迭了几代甚至几十代,早已不是两千两百年前的那棵树了。

话说回来,封禅大典只有明君才能举行,如果秦始皇是明君,秦朝怎么可能在他死后几年就灭亡?所以,后来有些人说秦始皇根本就没有举行封禅大典,又或是在下山途中遇到大雨就放弃了祭地。

然而,秦始皇不仅登上了泰山,还在山顶立了石碑,在碑上刻下了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文章。至少,他上山祭过天是无可争辩的。由于整个过程不对外公开,所以后世围绕秦始皇有没有完成封禅仪式一直争论不休。

此后,封禅大典直到汉武帝时期才重新举行。汉武帝前面的汉文帝和汉惠帝开创了文景盛世,但他们认为自己还不够资格,都谦虚地拒绝了封禅的提议。由此可知,秦始皇并不是个谦虚的人。

【陈说】

封禅究竟是什么样的仪式呢?连司马迁也不甚知之:

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

不过,司马迁谈到过帝王的封禅资格,称不是所有的帝王都可以封禅的。天子是受天命的人,但“功不至”的天子就不能封禅。功,就是功业,即业绩。只有统治天下,并开创太平盛世的天子才有这个资格。虽有功,但德不能远播天下的天子也没有封禅的资格。所以,有资格的人极少。另外,有的天子虽有资格,却因为政务繁忙,无暇举行封禅仪式。因此,封禅仪式极其少有。

——陈舜臣《中国的历史·第二卷·泰山风物》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毛泽东年谱(三)
毛泽东年谱(三)
立即阅读
平平录
平平录
(清)杨芳
立即阅读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等
立即阅读
百年孤独(英\汉)
百年孤独(英\汉)
加西亚·马尔克斯
立即阅读
葬礼之后
葬礼之后
阿加莎·克里斯蒂
立即阅读
鸳鸯刀
鸳鸯刀
金庸
立即阅读
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
林语堂著 宋碧云译
华人必读苏东坡
立即阅读
红楼梦
红楼梦
曹雪芹 高鹗
四大经典名著之一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