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
网摘
禅生活网摘
已阅读 0%

争取对内和平,巩固已得阵地

(一九四○年三月五日)

德怀[1]同志:

甲、反磨擦的武装斗争,在西北、华北的主要的地区,有暂时告一段落之必要与可能。因蒋之军事攻势[2]已基本上被我击溃,而蒋现时实无法大举“剿共”。我在山西、在河北、在边区均有极大胜利。我在华北占优势问题已基本上解决。蒋、程、阎、卫[3]等不能不顾及此种事实,因而有使彼方之武装攻势暂时告一段落求得暂时协调之可能。最近两星期来,蒋、程、阎、卫四人及陕蒋[4]、甘朱[5]均或多或少都表露了这种意向。

乙、我们方面目前任务是在主要地区求得对内和平,以便在半年之内集中力量巩固已得阵地,这个任务的意义是伟大的。如果我们能在半年之内,在边区巩固二十三县使其全部边区化,在晋绥地区巩固晋西北和绥远[6]东部,在晋东南地区、河北等区域巩固临汾、屯留、壶关、林县、漳河、大名之线以北及山东一部分,在直[7]、鲁、豫、皖四省边境地区巩固津浦路以西、开封以东、老黄河以南、新黄河以北,那时统一战线就有某种好转的可能(当然顽固派也必然更加恨我)。再则如果我们军事反攻在主要地区没有一时期的停止,虽然我们军事行动的性质仍是自卫性质,但在中间派看来,会觉得我们过激过分,而有可能失去中间派的同情。所以不论对巩固自己力量说来,在对争取中间派同情说来,都有使双方军事斗争暂时告一段落之必要。

丙、既然双方军事斗争有使告一段落之可能与必要,我们具体的步骤就应该:(一)认真恢复我们与阎锡山的关系,寻找具体办法,建立新旧军的妥协,使新军、牺盟[8]重归阎锡山指挥。(二)争取使蒋、阎、卫承认军渡、汾阳、临汾、屯留、壶关、林县、漳河、大名之线为双方作战地界,在此线以北之彼军如朱怀冰[9]向南调,在此线以南之我军向北调。我们只保留垣曲通太行山及永和通灵石两条兵站线。在此两条兵站线上,驻少数护卫部队,此部队任务纯为护卫交通,不做地方工作。如果彼方能保证不向此线以北攻击,彼军即使石友三、高树勋、丁树本、朱怀冰、庞炳勋、范汉杰、王靖国[10]在此线以南构筑防御堡垒线,我们也只得听之。仅在彼军越过此线向北进攻时,我则坚决反击之。(三)上述两条中目前的重心在第二条,其重心之重心又在朱怀冰退出磁、武、涉[11]三县及承认壶关、林县为我驻军地区。请你考虑,如彼方只承认平顺、磁县之线为两军境界,要求我退出壶关、林县地区时,我是否可以承认退出此两县。再则请你考虑把反攻朱怀冰之步骤推缓若干天,以看谈判之成功与否。袁晓轩[12]应在洛阳继续谈判,暂不离开为宜。对大名以南之石、高、丁三部,我们不加攻击。兄意如何,请考虑见告为盼。

泽东、稼蔷[13]

三月五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图片

注释

[1]德怀,即彭德怀,当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

[2]指国民党统治集团一九三九年底开始在河北、山西发动的大规模军事磨擦,即第一次反共高潮。

[3]程,指程潜,当时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天水行营主任。阎,指阎锡山,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卫,指卫立煌,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4]陕蒋,指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十战区(陕西)司令长官兼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的蒋鼎文。

[5]甘朱,指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八战区(甘肃、青海、宁夏及绥远的一部分)司令长官的朱绍良。

[6]绥远,指绥远省,一九五四年撤销,原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7]直,指直隶省,一九二八年改名河北省。

[8]新军,指抗日战争初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在与阎锡山建立统一战线的过程中组建和领导的、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为主力的山西人民的抗日武装。牺盟,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成立。它名义上是阎锡山的官办组织,实际上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直接领导的群众抗日团体,在山西抗日战争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

[9]朱怀冰,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九十七军军长。

[10]石友三,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六十九军军长、冀察战区察哈尔游击总司令。高树勋(一八九八——一九七二),河北盐山人,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三十九集团军新编第八军军长。丁树本,当时任国民党军冀察战区游击第一纵队司令。庞炳勋(一八七九——一九六三),河北新河人,当时任国民党军冀察战区副总司令、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四十军军长。范汉杰(一八九五——一九七六),广东大埔人,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军军长。王靖国(一八九一——?),山西五台人,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11]磁、武、涉,指河北磁县、武安和涉县。

[12]袁晓轩,当时任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处长。

[13]稼蔷,即王稼祥,当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

华北应在军事上立即转为守势

1940年3月16日

德怀[1]同志:

元电[2]今日阅悉。从大的方面看,须避免在陵川、林县地域再与中央军冲突,如彼进迫,我应北退,如彼再三再四进迫不已,然后我军加以还击,其曲在彼,否则政治上对我甚为不利。目前斗争重心应移至淮河流域,因李品仙[3]现正派军队向雪枫、胡服两区[4]压迫,蒋介石已注意该地,企图切断我军与新四军联系。我军将来出路,实在中原,此时不争,将来更难了。故提议调三四四旅至陇海、淮河之间,协助彭雪枫创立根据地,并策应胡服,将来再调一部深入苏北,使八路军、新四军打成一片。这种行动,也即是把一个新问题摆在东边,使蒋、卫[5]注意力不得不转向东边,减轻其对华北的注意,华北方能确实巩固。目前华北斗争,亟应自动告一结束,否则有转入被动危险。我军政治上一经转入被动,蒋介石即会在政治上向我反攻,大肆宣传,说我无理,那时我们将处于极大不利,过去的有理地位反而丧失了。朱怀冰事件[6],蒋亦将借题发挥。何应钦[7]已在参政会[8]常驻会议报告了一次。下月参政会开五次大会,彼现派在洛阳等处之视察团回川,必将大做文章。我们现在就应准备在政治上迎接蒋之新进攻,因此军事上必须立即刹住,转为守势,彼军进迫,我军后退,一枪不打,服从命令,才能造成政治上有理有利地位。请考虑见复为盼。

泽东

十六日

注释

[1]德怀,即彭德怀,当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

[2]指彭德怀1940年3月13日给毛泽东的电报,电报中说,蒋介石、卫立煌节节向林县压迫,我军准备以防御姿态还击,再消灭其一两个军,“如此,前途可能争取好转,同时亦可能扩大武装斗争的危险,但扩大并不会到全国性的反共战争”。

[3]李品仙(1892——1987),广西苍梧人。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

[4]指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新四军第六支队活动的豫皖苏边区和胡服(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的皖东抗日根据地。

[5]蒋,指蒋介石。卫,指卫立煌,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6]朱怀冰,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九十七军军长。1940年2、3月间,蒋介石指令其集合庞炳勋、张荫梧、侯如墉等部,三路进攻太行山区的八路军第一二九师,被八路军击败。

[7]何应钦,当时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部长。

[8]参政会,指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设立的咨询性机关。为团结抗日,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参加参政会。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神秘岛
神秘岛
儒勒·凡尔纳
立即阅读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当年明月
立即阅读
鲁迅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
鲁迅
立即阅读
世界名著英文版
世界名著英文版
立即阅读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儒勒·凡尔纳
立即阅读
人物志
人物志
立即阅读
粉饰太平
粉饰太平
当年明月
立即阅读
笈中奇书选
笈中奇书选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