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
网摘
禅生活网摘
已阅读 0%

抗大三周年纪念

(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六日)

抗大〔1〕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到延安参观的人们,所以十分注意去看抗大,我想不外这个道理。

抗大的革命与进步,是因为它的职员、教员与课程是革命的进步的,又因为它的学生是革命的进步的,没有这两方面的革命性进步性,抗大决不能成为全国与全世界称赞的抗大。

一部分人是反对抗大的,就是投降派与顽固派。这一点正是表明抗大是一个最革命最进步的抗大,如若不然,他们就不会反对了。投降派顽固派人们之起劲地反对抗大,证明抗大的革命性进步性,增加了抗大的光荣。抗大之所以是个光荣的军事学校,不但因为大多数人拥护它,称赞它,也还因为投降派顽固派人们在那里起劲地反对它,污蔑它。

抗大三年来有其贡献于国家、民族、社会的大成绩,这就是它教成了几万个青年友军与进步革命的学生。抗大今后必能继续有所贡献于国家、民族与社会,因为它还要造就大批青年友军与进步革命的学生。昔日之黄埔〔2〕,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3〕,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三者是造成一个抗日的革命的军人所不可缺一的。抗大的职员、教员、学生,都是根据这三者去进行教育与从事学习的。

抗大在其逐年的改良进步中间,伴来了若干缺点,它发展了,但困难也来了,主要的是经费不足,教员不足,教材不足这几项。然而共产党领导的抗大,是不怕困难与一定能够克服困难的。在共产党面前无困难,就是因为它能克服困难。

抗大三周年后,改正其缺点使之更加进步,这是我的希望,也是全国全世界的希望。

抗大的教职员们学生们努力啊!

根据一九三九年五月三十日《新中华报》刊印。

注释

〔1〕 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简称。一九三六年六月一日创办于陕北瓦窑堡,初名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一九三七年一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址迁延安。抗大共举办八期,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宣告结束。

〔2〕 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东郊的黄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一九二六年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通称黄埔军校。在一九二七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前,这是一所国共合作的革命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廖仲恺任校党代表,蒋介石任校长。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熊雄、聂荣臻以及其他同志,曾经先后在这个学校担任政治工作和其他工作,以革命精神为当时的革命军队培养了大批骨干,其中包括不少的共产党员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员。

〔3〕 一九六○年一月,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提出在全军普遍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等三句话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字的“三八作风”。五月六日,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就宣传“三八作风”问题向毛泽东和林彪作了书面请示报告。五月八日,毛泽东在请示报告上写道:“以一九三九年的三句为好,奋斗二字改朴素为宜。”此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改为“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毛文集》第二卷115#《毛文集》第二卷 · 目录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林浩波
立即阅读
葬礼之后
葬礼之后
阿加莎·克里斯蒂
立即阅读
白马啸西风
白马啸西风
金庸
立即阅读
(陆)帝国烽烟
(陆)帝国烽烟
孙皓晖
立即阅读
白鹿原
白鹿原
陈忠实
立即阅读
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
金庸
立即阅读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佚名
立即阅读
宋史
宋史
脱脱、阿鲁图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