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
网摘
禅生活网摘
0%

吕元事占一出门,便见两乘大轿正在门前落下,胡同里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显然是戒严了。张居正从第一乘大轿里走下来,吕元祐迎上去磕头迎接。张居正不认识他,正猜疑问,随他一起来的内阁值事官一旁介绍说:

“这是吕阁老的二公子吕元祜。”

“啊,原来是元祐贤侄,起来起来。、”张居正说着,便上前把吕元事占拉起来,一起走进吕府客堂。坐定之后,张居正关切地问,“令尊大人的病体,今日是否好些?”

一听到张居正喊一声贤侄,吕元祐心中顿时生出了无尽的委屈,他一边抹眼泪一边回答:

“早晨还昏迷不醒,不过,他的两只手,居然还能抬起来做摄身印。”

“做什么?”张居正听蒙了。

“摄身印。”吕元祐接着解释道,“今儿早上,咱接来昭宁寺一如老和尚,为家父做了一场祈福法会,才做一半,首辅大人就来了。”

“冲了祈福法会,这是罪过,”张居正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的内阁值事官,“吕阁老家今日要做法会,你事先知道么?”

“知道。”值事官员欠身回答。

“知道为何不告诉我,早知道,我就和张阁老晚来两个时辰嘛。”

值事官没来由地挨了一顿训斥,站在那里木桩子似的一声也不敢吭。一旁坐着的张四维知道这是首辅作姿态骂给吕元祐听的,便岔开话题说道:

“一如老和尚已是很少主持法会了,他亲自念经为吕阁老祈福,应该有神通出现。”

“神通已出现了。”吕元祐兴奋地回答。

“啊,有何表现?”张居正问。

“未作法会之前,家父人事不知,念了观世音经咒之后,家父居然睁开了眼睛,还喝了几小口参汤。”

“有这等奇事!”张居正感到不可思议,说道,“吕阁老平常敬奉神明,一心向佛。所以在这危难时刻,能够亲见菩提,得菩萨妙谛。”

“吕阁老能说话么?”张四维问。

“能,只是声音微弱。”吕元祐答。

“元祐贤侄,你看我们能否到病床前一看?”

“这个.....。”

吕元祐面有难色。因吕调阳倒床之后已是十分憔悴,脸上五官都变了形,且病房里气味难闻,他担心张居正与张四维见后,会心生厌恶。正踌躇间,忽听得通连后院的走廊里传来窸窸率率的脚步声,抬头一看,只见两名仆役正架着父亲一步一挨地走了过来。

却说一直躺在后院病床上昏迷不醒的吕调阳,自听了祈福法会悠扬悦耳的经咒声,他仿佛听到了天国的召唤,人一下子清醒了许多。接着他就闻到了一股 异香,正闭目养神之际,听人说张居正与张四维前来探望,他顿时不顾夫人的劝告,执意要撑起身子下床,颤抖着让人替他披上久已不穿的官服,歪歪倒倒地朝前院 客堂而来。

“呀,父亲出来了。”吕元祐一声惊呼,立马赶过去搀扶。

张居正与张四维也起身相迎。此时吕调阳已被搀到客堂后门口,半尺高的门槛他硬是没有力气抬脚跨过。还是吕元祐伸手抱起他的双脚,抬到太师椅上半躺着坐下。怕他坐不稳,仆人还弄了一床被子将他偎着。

“和卿兄,你病得这么厉害,何必非得挣扎着下床。”张居正埋怨道。

“难得叔大兄还惦记着我这风烛残年之人,”吕调阳接过丫环递过的参茶抿了一小口,喘着气儿说道,“还有子维兄,我还担心再也见不着你们了。”

吕调阳说着,眼角滚下了几大颗浑浊的泪珠。张居正看了心里头很难过,不免双眼也噙起了泪花,言道:

“和卿兄,你不要胡思乱想,你的病虽然沉重,但还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假以时日安心调养,就会慢慢地好转。”

吕调阳轻轻地摇了摇头,黯淡无光的眼珠子艰难地转动了几下,回道:

“叔大兄不用宽慰我了,以你首辅之身,出行必有规矩,若我不是病人膏肓,你怎么可能跑来看我!”

吕调阳虽然阳神已散,顶门中走了七魄,但此时他的神智却很清楚。他这一说,倒叫张居正不好回答了。因为朝廷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当了内阁首 辅的人,轻易不入他人私宅,见客访友,都只能在衙门朝房里进行。这其中的意思是瓜田李下各避嫌疑。如果首辅去了哪个大臣之家,必定是该官员出了大事。要么 封侯拜相,首辅代表皇上前往祝贺;要么是吹灯拔蜡垂死之人,首辅代表朝廷前来抚慰。所以说,首辅到了哪一个官员之家,并非有什么私情,而是因他的职责权位 而履行的一种公务。就像他现在到了吕府,就是要当面向吕调阳询问他家中有何困难需要朝廷解决,他个人对朝局有何意见需要向皇上转达。吕调阳久居内阁,当然 明白首辅的来意,这既是自己的“待遇”,也说明朝廷已知晓他的病情,在着手为他安排后事了。

张居正自看到吕凋阳一身憔悴满脸病容之后,便知他存世的时间只能按天来计算了,因此只想拿好话来安慰他。谁知吕调阳自己把话捅穿了,张居正无奈,只好直截了当地问道:

“和卿兄,你有何想法,现在尽可和盘托出。”

吕调阳在仆役的帮助下调整了一下坐姿,痛苦地说道:“垂死之人,还有什么好说的,我知道自己的病好不了,故在五月端午节后,就给皇上写了折子请求致仕,一连写了三道,皇上就是不肯批准,唉.....。”

“吕阁老,不是皇上不予批准,是首辅执意要留你。”张四维一旁插话:

“叔大兄,你要留我这个老朽干什么?”吕调阳望着近在咫尺的张居正,像盯着一堵墙,伤感地说,“我昏聩无能,在内阁六年,办不成一件大事,有负于皇上的厚爱。”

“和卿兄,你这样自责,等于是拿一把刀子剜我张居正的心。你是士林楷模,既不争权也不逐利,处理朝政大事,我俩从未发生过龃龉:”

“不发生龃龉乃是因为我是一个怯懦之人。”吕调阳脑海里想起这句话,却不敢说出口。他瞟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儿子,答道:

“叔大是伊吕式的人物,你柄持朝政,我这个书呆子,安敢乱置一喙?”

一听这话中的骨头,张居正心中已生愠意,但他却不表现出来,只恳切问道:

“和卿兄,对朝局你还有何建议?”

吕调阳默不作声,半晌才回道:“叔大兄,有句话我一直闷在心里,今天再不讲,恐没有机会了。”

“请讲。”张居正催道。

“这次处置辽东大捷一事,皇上下旨撤销所有奖赏,是否操之过急?”

张居正知道吕调阳会提这件事,便道:“关于贤侄元祐的恩荫,皇上另有打算。”

吕调阳摇摇头,答道:“首辅如此一说,好像我吕调阳说这件事是出于私心。其实不然,我是为你担心,当事官员嘴里不说,心里头恐怕会责怪你。”

“我想过,在公理与私情两者之间,我只能选择公理。”张居正回答。

张四维觉得这时候自己必须有一个态度,便道:“首辅处理辽东杀降冒功一事,我是支持的。掌控政府燮理朝局,就得言必信,行必果。”

吕调阳对张四维的表态大不以为然,他提了提气,苦笑着反驳:

“孔夫子以言必信,行必果为小人,孟子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为大人,可见至圣亚圣二公,其言相近。一人之言行固然应有信果,但一味追求信果,则于道反有所害。朝廷所有政纲,当以适道为上策。”

张居正本不想刺激吕调阳,但这时实在忍不住了,便正色言道:

“国家尊名节,奖恬退,虽一时未见成效,然当患难仓促之际,终赖其用。如唐朝安禄山之乱,河北二十四郡皆望风溃逃,只有一个颜真卿独挡匪焰,这便是尊名节的功效。我辈效命皇上,匡扶社稷,终不能以粱肉养痈而任其败溃,你说呢,吕阁老?”

讲道理雄辩,吕调阳从来就不是张居正的对手。但他心里不眼,想了想,又道:

“辽东大捷一事,我只是随便提提,今天我要郑重讲的,是另外一件事。”

“什么事?”张居正追问。

吕调阳示意仆役把参汤拿过来,他呷了一小口,又艰难地说道:

“我认为,你查禁书院一事过于草率,尤其是杀何心隐,恐为后世留下话柄。”

吕调阳一直是讲学的热心提倡者,一帮清谈心性玄学的官员都把他奉为老祖宗,许多私立书院的山长也与他过从甚密。这一点张居正早就知道。在处理武 昌城学案的时候,吕调阳正好在家养病,张居正也就有了理由不征求他的意见,而独断专行向皇上请旨:此事处置完毕,倒也没听到吕调阳私下发表过什么异议。张 居正还以为他一心归隐山林,对朝政已失去了兴趣,没想到他却一直把怨恨深埋在心。放在平时,他会拍案而起,但此时他却不得不强自忍抑,只辩解道:

“何心隐是被死囚发狂扼死,与我何干?”

“叔大兄,这个弥天大谎,撒得并不高明,”吕调阳心想自己反正是要死的人,心里头已无顾忌,故放胆言道,“何心隐大名鼎鼎,而且还没有定罪,怎么可能和死囚关在一起?常言道王道如砥,本乎人情,何心隐一代鸿儒,却不明不白被人弄死,这哪里还有国法人情可言!”

“你!',张居正霍地站起。自当首辅六年来,还从来没有人敢这样当面指责他。看到他脸色铁青怒形于色,张四维生怕弄僵了局面双方都下不了台,忙插嘴调停道:

“吕阁老,你不要错怪了人,首辅对你一直有情有义。昨日为了解决你二公子的前程,还专门给皇上写了条陈。”

正在给父亲捶背紧张听着谈话的吕元祐,一听此言,忙住了手,急切地问:“条陈写了什么?”

“祐儿!”

吕调阳大叫一声,他是觉得儿子太没骨气,本想阻止他问下去,由于一时性急突然发力,他顿时两眼一翻,头一仰,又昏迷在太师椅上了。

“和卿兄!”张居正急忙大喊。

“吕阁老!”张四维急得额头上冒汗。

“父亲,你醒醒。父亲,你醒醒。”

吕元祐一边摇着父亲一边哭喊。仆役们一齐拥上来慌手慌脚给吕调阳灌参汤施救,正当屋子里乱成一锅粥时,门外又传来一声高喊:

“圣——旨——到!”

话音未了,便见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宏匆匆走进了客堂。他见张居正与张四维都在屋里头站着,以及客堂里凌乱的场面不觉一愣,忙打了个拱向两位辅臣问安。

“张公公,你是来传旨的?”张四维问。

“是的。”张宏躬身回答。

说来也怪,一听到“圣旨”二字,昏厥过去的吕调阳竟突然醒了过来。“父亲,张公公来给你传皇上的圣旨!”吕元祐附在吕调阳的耳边高喊。吕调阳点点头,挣扎着身子要下地。

“躺着不要动!”

张居正说着跨前两步,想把吕调阳按住。吕调阳喉咙里一片痰响,却使出吃奶的力气掰开张居正的手,执意要往地上跪。他是循规蹈矩的大臣,哪怕一息 尚存,碰到接旨的事,也决不敢马虎从事。众人违拗不过,只得在地上铺下被子,让他跪上去。到这时候儿,他哪还跪得下去?人整个儿就趴在地上了。张宏见此情 景,只得赶紧展旨宣读:

说与内阁辅臣、文华殿大学士吕调阳知道:朕念你秉忠报主,有功于社稷,特颁旨荫你一子,仍复吕元祜

太仆寺亚卿之位,着吏部办理,钦此。

张宏一念完,吕元祐也忘了照顾父亲,竞扑嗵一声跪下,高声喊道:

“谢皇上大恩!”

“快扶你父亲起来。”张居正一旁催促:

吕元祐这才侧过身子,同仆役一道来搀扶趴在地上的父亲,匆忙中竟抓了一手水渍,低头一看,父亲的裤裆里已是热乎乎湿了一大片。

“哎呀,父亲撒尿了。”

吕元祐急得大叫。待把父亲翻过来一看,只见他口吐白沫双眼瞳仁已散,鼻孔里还有一丝儿出气,进气已是全无了。

“父亲!”

紧接着吕元祐占一声撕肝裂胆的哭叫,便听得近处什么地方传来如同空灵出穴的颂咒声:

南无飓哆喃三藐三菩提俱胝

喃怛你也他喳

“这是谁?”张居正问。

“大概是一如老和尚,”张四维惊魂未定地回答,“他在这里做祈福法会,我们来,他便回避了。”

“我们走吧,让一如和尚替吕阁老做完法会。”

张居正说着,弯下身子摸了摸吕调阳开始变冷的面颊,噙着两泡热泪掩面而去。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毛泽东诗词赏析
毛泽东诗词赏析
毛泽东等
中国小说的历史
中国小说的历史
隋书
隋书
佚名等
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
林语堂
十二楼
十二楼
李渔
王安石传
王安石传
梁启超
而已集
而已集
鲁迅
中国童话选
中国童话选

添加书签

当前位置: 0px

我的读书书签

书签添加成功,务必保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