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上海星巴克一门店内发生了令人愤慨的一幕。

一位女顾客因店员忙碌中漏做一杯饮品,对工作人员进行了长达十多分钟的持续辱骂。事实上,店员在发现失误后第一时间送饮品安抚,还主动提出免单作为补偿。

到这里,我觉得工作人员的处理方式已经足够及时和妥当。

女子显然并不买账,反而变本加厉、咄咄逼人,言语激烈地指责和羞辱店员。更让人心疼的是,自始至终,店员没有回击一句,只是默默承受,最终忍不住委屈落泪。

上海星巴克最丑陋的一幕:人若得理不饶人,内心到底攒了多少对他人的恶意

女顾客趾高气扬的样子,和女店员委屈巴巴的表情,让人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店员一开始并没有推诿责任,她及时道歉,提出免单处理,态度足够诚恳,何必揪着不放?

一个人内心得积攒多少恶,才会把一个小小的疏忽,当成宣泄恶意的借口。

这世上有一种恶,它比自私更隐蔽,比贪婪更无声,比虚伪更伤人,比狂妄更卑劣,那就是:故意为难他人,得理不饶人。

01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

他们手握真理,咄咄逼人,将道理变成了武器,将对话变成了战场。即使对方已经认错,他们仍然穷追不舍,非要让对方无地自容才肯罢休。他们总觉得自己占理,就有资格把对方逼到墙角,可他们不知道,得理不饶人其实是在作恶。

上海仁济医院,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护士在给患者拔针时,不慎导致轻微出血。她立即主动提出为患者用棉球按压止血,但对方并不接受,坚持要求她赔礼道歉。女护士道歉后,患者仍不罢休。最终,在重重压力下,年轻女护士被迫下跪,以求患者谅解。

上海星巴克最丑陋的一幕:人若得理不饶人,内心到底攒了多少对他人的恶意

在连云港一家超市,女顾客在结账中临时想多买一根雪糕,便转身去取。收银员按顺序为下一位顾客先结了账,女顾客返回后认为被插了队,当场指责收银员。尽管这位收银员连连道歉,对方仍坚持要投诉。

情急之中,女孩“扑通一声”双膝砸地,恳求原谅。女顾客却手摇扇子、悠然旁观,一点没有出手扶起的意思,反而不依不饶地说:“现在跪有什么用?刚才怎么不守规矩?我明天还来,直到你被开除。”

上海星巴克最丑陋的一幕:人若得理不饶人,内心到底攒了多少对他人的恶意

河北的一家商场里,外卖小哥因为送餐迟到了几分钟,顾客要打差评。

小哥哀求顾客不要打差评,顾客理直气壮地说:你刚才就是超时了,这是事实,我打个差评怎么了?

小哥急得直跺脚,四十多岁的男人,委屈得像个孩子一样崩溃大哭。

上海星巴克最丑陋的一幕:人若得理不饶人,内心到底攒了多少对他人的恶意

这世界上有两种人:

一种人即使占理,也会给别人留有余地;另一种人则一旦得理,就会变本加厉,恨不得将对方彻底击垮。

前者懂得体谅他人,明白每个人都会犯错;后者则沉浸在自己的正确中,享受着道德制高点带来的优越感。

人哪有不犯错的。

可有些人就非要摆出一副圣人的面孔,抓住别人一丁点小过失,就把人往死里整。

这种得理不饶人,随意践踏别人尊严,甚至动辄就要砸掉别人饭碗的人,真的很坏。

02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令人好笑又无语的新闻。

河北石家庄有个80多岁的老中医,声名远播,很多患者都慕名而来。老中医把脉时因指甲过长,不慎在男子腕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事后,男子张嘴就要索赔2000元。老中医看了一辈子病,估计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连连道歉:对不起,我错了,我答应赔偿,我回去就剪指甲。

可男子依旧叉着腰步步紧逼,其他医生看不下去,纷纷出面解围。男子指着解围的医生的鼻子怒吼:不是故意的就完了?过失杀人还得判刑呢!

上海星巴克最丑陋的一幕:人若得理不饶人,内心到底攒了多少对他人的恶意

医生治得了疾病,但治不了人性的丑陋。

人性最大的丑陋,就是喜欢为难他人。

尤其是在他获得某种权利之后,他会找机会用尽各种手段,去为难他所能为难的所有人,以此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重庆曾发生过一件引发众怒的事件。

一位大妈与家人在必胜客用餐时,一名新入职的服务员不慎将果汁洒在了她身上。大妈当即指着服务员痛骂,并索要2800元赔偿。

店长和区域经理先后赶来给大妈道歉,提出把衣服送去干洗,并且赔偿一定损失。但大妈拒不接受,自称“上等人”,坚持要求服务员赔偿2800元。而且她言辞激烈、得理不饶人,甚至对劝解的顾客也恶语相向。最终,大妈的行为激起了现场群众的公愤,情绪激动的群众把一家人围起来,要求他们道歉。

上海星巴克最丑陋的一幕:人若得理不饶人,内心到底攒了多少对他人的恶意

民警赶到现场调解,大妈坚持索要2800元,否则就天天来店里闹。经过民警反复劝说,最终赔偿了大妈800元,并且将衣服拿去干洗,这事才算了结。

我特别赞成一个观点:精神层次越低下的人,心灵边界越褊狭,越喜欢得理不饶人。

原则性问题上不让步可以理解,但有很多人,在并非原则问题上依然寸步不让,穷追猛打。不少人美其名曰“我是讲道理的人”,但在我看来这真不是讲道理,而是刻薄狭隘。

的确,有时候别人有错在先,但你得理不饶人的姿态,只会暴露你的教养。真正有修养的人,不会因为自己有理就盛气凌人,而是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的过错。

03

《傅雷家书》中写道: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不分场合,一味理直气壮地谴责别人,只会让人难堪。

有理的时候不要咄咄逼人,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做人要有容人的胸怀。

钢铁大王查尔斯·史考伯在一次午休巡视时发现几名新工人正在严禁吸烟的厂房外抽烟,对墙上的警示牌视若无睹。他没有动怒,反而微笑着上前,递给他们几支雪茄,说道:

“各位,如果你们能够到外面抽掉这些雪茄,那我实在是感激不尽。”

工人们愣了一下,抬头看到警告牌,立刻熄灭了烟。作为厂长,他本可以批评甚至开除他们,但他明白工人养家很辛苦,抽烟只为片刻放松。也正因这份体谅,工人们对他更加敬重。

一个聪明的人,不是依靠道理来征服别人,而是靠自己的包容大度来赢得他人的尊重。

凡事不必苛太尽,凡理不可责太过。得理不饶人,站在道德的立场上并无错处;得理却饶人,是给别人留了一条生路。

民国时期,北新书局的老板李小峰负责出版鲁迅的许多著作。后来,李小峰长期拖欠鲁迅大笔稿费。鲁迅写信一再催问,但对方一直拖延。

1929年,鲁迅聘请律师准备与北新书局对簿公堂。李小峰得知后立刻出面恳求和解。尽管这场官司胜券在握,但看到李小峰诚恳的认错态度后,鲁迅最终选择了宽恕。他没有要求对方支付巨额赔偿或让对方破产,而是接受了分期偿还拖欠稿费的和解方案。更重要的是,他事后也没有与李小峰绝交,依然允许北新书局继续出版他的部分著作。

这世界上最残忍的事,就是抓住对方的过错进行为难,而不给别人宽容和机会。要知道,理直气壮不是本事,理直气顺才是修养。

一个有内涵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经过再三思考的,不会把别人陷入难堪的境地,而且会注重他人的感受和尊严。

上海星巴克最丑陋的一幕:人若得理不饶人,内心到底攒了多少对他人的恶意

作家李月亮说:

“所有得理不饶人的人,他们深层次的共同点是:都没有同理心,不懂体谅别人。”

我特别赞成这个观点。

回到文章开头,上海星巴克的那个新闻。我们每个人都难免忙中出错,也都有疏忽犯错的时候,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倘若那位女顾客也能心怀这样一份感同身受的善良,或许就不会如此得理不饶人。

懂得感同身受,是一个人最高级的善良。

人活着,谁都不容易,今后对那些用双手谋求幸福的人,多一些将心比心,少一些苛责为难。

即便占理,也不要趁势欺人。

来源: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