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玉渊谭天,作者谭主
不久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伯恩斯在出席一场安全论坛时,说了这么一句话,美国重建在华情报网络已经取得进展。
其口出狂言不到一个月,我们就用行动进行了回应。
国家安全部公开近期破获的一起美国中情局间谍案,这起案件有几个细节值得注意:
这名间谍原本是军工集团工作人员,被公派出国留学;;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出国期间,其被美国中情局盯上,对方与其建立密切关系后,亮明身份要求其成为间谍,承诺给付巨额报酬并为其全家办理赴美移民;
此人同意成为间谍,并接受美方考核和培训;
这名间谍学成回国后,继续为美国提供情报。
这个案例中提到的美国中情局,就属于我们常说的境外势力。
那眼下的境外势力究竟还有谁,渗透手段有哪些,我们又应该如何防范?
一:什么是境外势力
作为境外势力的典型代表,美国中情局一直在开展渗透中国的行动。
特别是这两年,美国中情局还专门成立了两个中心,“中国任务中心”和“跨国与技术任务中心”。
“中国任务中心”是美国中情局唯一一个针对单一国家设立的任务中心。“跨国与技术任务中心”则负责帮助美国间谍精进谍报技术,美国中情局特别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空间的应用,美国中情局随后任命的首席技术官,就来自硅谷。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对我们搞渗透有数字化的趋势。这在另一个部门也可以验证。美国国防部成立了一个办公室——影响力与认知管理办公室。在公开披露的材料里,可以发现,这个机构会通过数字化分析结果影响别国战略决策。
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境外势力的内涵和外延,早已经发生变化。
中国国家安全的权威机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李伟表示,一般来说,境外势力包括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东突”“港独”“台独”“藏独”等势力,反华媒体和部分境外所谓的非政府组织,还有一些境外敌对势力会伪装成境外商业机构。
境外势力能影响我们身边人,原因在于,普通人的活动空间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得到了极大延伸,而境外势力很擅长在社交媒体空间埋线。
有些今天冒出来的事,可能是几年前埋下的种子。
国家安全机关前段时间公开的典型案例中,就有这样一个与社交媒体有关的:
一些社交媒体账号从2020年以来,先以介绍国外日常生活为幌子,吸引了众多粉丝。在此之后,这些账号开始夹带私货,频繁以造谣、诽谤的方式,发布抹黑我们国家形象的内容,甚至煽动教唆他人以暴力方式推翻政权。
在社交媒体,这些操纵手段已经超越了传统上集中化的“和平演变”路径,而呈现出多点开花、快速迭代、全平台联动的特点,潜移默化地通过信息操纵来影响我们的认知。
兰德公司的研究明确说,以前只有军事力量才能实现的某些目标,现在可以用网络空间的工具达成。
李伟提到,不论披着什么样的皮,美西方对中国的整个渗透活动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和相关国家的总体对华战略保持一致。这些国家的国家战略指向哪里,它的情报机构就会相应调整重心。
这种调整,也正对应着认知的争夺。
02:认知争夺的重点是什么
通过梳理2019年至今危害国家安全的典型案例,根据关键词的共现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聚集的话题领域。
具体我们从图中的第一个集群,军事议题说起。围绕军事议题,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盯上我们重要武器装备研发的专家,搜集我们研制尖端武器的情况。他们还收买普通人观测我们的军港,指使其搜集军舰信息。
除了这样“硬碰硬”,情报搜集也在转向更不易被察觉的方向。就拿图上的第二个集群来说,其中涉及的海洋数据也与搜集军事情报有关。
一批可疑的外籍人员曾以“免费安装海水质量监测设备”为名,找上大连的一家普通养殖个体户。他们名义上是免费帮助养殖户监测水质,实际上,这些人用这样的幌子同时监测非开放海域的潮汐、海流等重要敏感数据。这些数据将为外国潜艇秘密潜入我国领海附近提供导航。
除了这些传统的“物理攻坚”,还存在认知领域的争夺。它的主要手法有两个,一个是多部门精准配合协调一致,另一个是针对不同议题精心设计。
我们对过去3个月涉我军的话题做了一个大数据分析,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关键词,将搜索范围限定为海外,得到了近2万条数据。可以发现,在高频话题中,美西方构建中国军事威胁的话题数量与中国军事援助的话题数量比例是8:1。
其中,除了美国国际媒体署下的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等反华媒体,炒作中国军事威胁,甚至编造我军谣言的触角更向外延伸,包括美国国防、情报各个部门。
这种协调一致性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歪曲中国形象,并且要将这种形象传递给两类人:
一类是除中美之外的国家,把中国描述成他们害怕的样子,制造外部矛盾。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今年香格里拉对话会,美国防长主动与中国防长握手,装出一副想跟中国交流的样子。但转头他就在会上说,中国在对亚洲国家制造军事威胁,并让反华媒体大肆配合炒作。
第二类就是中国人自己,通过建构与中国民众不同认知的形象,来制造内部矛盾。
实际上,这种认知争夺不只是出现在军事领域。从图上第三个集群可以看出,它在社会领域也相当胶着。
相关专业人士提到了境外反华媒体的一个常用手段:专门对中文和英文版本的报道做不同设计,定制化地引导认知。还有一些社交媒体账号,在十条中性的推送中,穿插一条误导性的推送。
大家的认知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被影响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赵辉指出,根据他的观察研究,近几年境外反华媒体和外国间谍更加注重对社会领域的渗透和破坏。他们利用我们的社会矛盾、热点问题、重大事件,挑起社会冲突,制造群体的分裂。
可以看出,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和境外反华媒体等多个机构正在军事、社会各个领域协同,对中国发起一场“攻心”的战争。
而在上图之外,还有一个话题,这两年也开始成为认知争夺的焦点,那就是经济。围绕这个议题,美西方协调一致的认知引导手法也已经露出马脚。
今年美国财长访华前,一个围绕美国“知情人士”的数据视频中提到,其中唯一一个持续被美国“知情人士”拿来炒作的就是经济议题,它几乎每月都会出现,其中大多数都是围绕芯片和科技领域制裁的话题。
这些“知情人士”中,有一部分透露了单位,其中密集出现的单位就有五个——国会、国防部、白宫、联邦调查局 、司法部。美国政府上下营造脱钩氛围的协调一致性可见一斑。
总结起来,美西方对我们开展渗透工作,从传统的窃取国家机密和军事情报,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从认知层面影响人对事件的判断,制造线上、线下两个世界,通过改变我们对事情的预期,进而影响我们的决策。
03:我们该怎么应对
面对美西方渗透之猖獗,中国对其一直都怀有戒心。
美媒曾披露,十多年前,中国系统瓦解了美国中情局在中国的间谍活动,对此,一些美国情报官员悲观认定,美国中情局的机密通信系统已经遭到破坏。
随着美国间谍情报机关和其他协同部门转变战术,开始通过社交媒体环绕在我们周围开展认知争夺,那我们应对的手段也必须相应变化。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想要不被别人改变认知,关键是得有清晰的思想和认知坐标。
我们是怎么做的?
在美国中情局成立“中国任务中心”的2021年,中国面向世界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在美国国防部成立影响力与认知管理办公室的2022年,中国面向世界提出“全球安全倡议”。
统筹发展与安全,这就是中国的基本坐标。
没有发展,我们就没有维护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而如果没有安全,我们的发展成果很可能一夜归零。
就像当你关心你的自行车车闸灵不灵时,其实你是想骑得更快一点。我们现在去起底认知争夺这一安全问题,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我们已经看清楚了,美西方针对中国开展认知争夺的领域与遏制我们发展的重点领域完全一致。
我们跨越了5000年的历史走到今天,不能动辄被一个5秒钟的视频带跑偏了。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建立起广泛参与、共同防范的新模式。
上个月,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正式生效。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熊秋红介绍,这次修订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反间谍工作的支持体系。国家安全机关作为反间谍的主管机关,现在更加强调对间谍行为的防范,这就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每个公民支持。
大家也都注意到了,这个月,国家安全部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文章,进一步走上前台。国家安全机关在开展隐蔽工作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公开性。
这说明,社交媒体的认知争夺确实已经迫在眉睫。
面对社交媒体繁杂的信息,如果我们都多问一句,是这样吗,那他们的谎言就会经历多一次的检验。当人人都手握麦克风,如果我们多问一句,是真的吗,那他们的阴谋就多了一分被揭露的希望。
应对美国间谍情报机关和其他协同部门,必须还要依法惩戒。
熊秋红提到一个细节,新修订的《反间谍法》的管辖范围在扩大。
主体范围在扩大,现在建立间谍组织,参加间谍组织,主动去投靠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都算间谍行为;
行为范围在扩大,特别是针对网络间谍,比如网络攻击、破坏我们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
我们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捍卫国家安全,一步都不能让,一步都让不了。
面对美西方的渗透,中国人的工具箱是充足的。今天我们依然走在发展的正途,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中国人是不好惹的,惹了是不好办的。
本文初摘录于:2023-08-15,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3-08-17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最近,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搅得世界不宁静,这一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了全世界的反对和谴责。美国为何如此行为?中国该如何应对?15年前,彭晓光先生的一篇奇文,竟准确... 2025-04-28
- 之前打死老胡也不敢想象,一位美国总统竟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假图片”诋毁中国。美利坚合众国已经混乱、堕落到这个样子了吗?特朗普4月21日在他自己的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 2025-04-28
-
特朗普仍相信普京想达成协议:他没夺取乌克兰整个国家,这是很大的让步
俄罗斯4月24日凌晨对基辅等地实施了空袭,造成人员死亡。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俄罗斯提出严厉批评。不过他仍然相信俄方想要达成和平协议。4月24日,有记者问特朗普:“鉴于俄罗斯... 2025-04-25 - 1、侠客岛:最近,中国的跨境在线购物平台“敦煌网”,突然在美国爆火,展示了中国工厂内部的运作情况。很多中国工人、企业主也到TikTok,展示一些名牌产品在中国生产的低成本... 2025-04-23
- 美国这件事,真是让全世界大开眼界。您能想到的,就在最近,负责美国安全的国土安全部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全家人吃饭的时候,她的手提包居然被偷了。这不是段子,这... 2025-04-23
-
每一个技术突破都可能成为国家间角力的新武器,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央情报局(CIA)不仅扮演着情报收集与分析的传统角色,更通过其风险投资机制,悄然在全球科技版图... 2025-04-20
-
世界博弈局中局:大戏接连不断:哈马斯的辛瓦尔死于精心策划的击杀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鉴于当前的形势,还是值得说一说。还记得OpenAI的吹哨人是怎么死的吗?当地时间2024年11月26日,26岁的美国OpenAI公司前研究员苏奇尔·巴拉... 2025-04-20 -
对不少年轻的中国观众来说,尚格·云顿这个名字已经有些遥远。但在上世纪90年代,他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动作巨星。和吴宇森(《终极标靶》)、李连杰(《敢死队2》)等中国影人... 2025-04-20
-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有两个华人博士毕业生,王宇歌与周叶斌。王宇歌,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免疫学博士,微博名为“子陵在听歌”。周叶斌,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遗传学博士,... 2025-04-20
- 【文/观察者网 邵昀】从大举削减联邦科研经费、以“打击校园反犹太主义”为由威胁冻结高校资金,到无故剥夺留学生签证,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三板斧”令科研界风声鹤唳。据美国... 2025-04-20
- 中美经济脱钩断链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复杂且多维。尽管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已超过40年,但完全“脱钩”的可能,已经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 2025-04-19
-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0日发布《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全文如下: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2025年4月... 2025-05-01
-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日,我委关注到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某被举报所引发的相关舆情。我委已成立调查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联合有关方面对事件涉及的... 2025-05-01
-
小米被曝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员工:低于8小时需说明
近日,有脉脉用户发帖称,小米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其中低于8小时需要提交说明,工时排名靠后的要被约谈,甚至劝退。“小米查工时”相关话题在小红书等平台引发讨... 2025-04-24 -
“心机商标”乱象调查:“120W”充电器,“120W”为商标名称实际功率12W
“120W”充电器,“120W”为商标名称实际功率12W“心机商标”乱象调查“买了‘去屑三分钟奇迹洗发水’,用后发现去屑效果一般,根本没有奇迹可言。找商家理论,对方说这款洗发... 2025-04-24 -
美国总统特朗普正通过谈判手段结束俄乌战争,美方已经向乌方提交了一份和平协议,其中包括美国承认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但是乌方拒绝接受这一条款,美国方面十分不满。据美... 2025-04-24
-
胡锡进:钢结构的大桥发生火灾,把桥“烧断了”,超乎普通人想象
北京顺义潮白河大桥周三着火并坍塌,事故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是个万幸。事故从发现到处理应当说很及时也很准确。钢结构的大桥居然能发生严重火灾,并且把桥“烧断了”,这... 2025-04-24 - 近日,武汉市民台女士(化名)因脑膜瘤术后双目失明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时遭遇纠纷。其购买的两份中国人寿保险中重大疾病险获赔3万元但15万元保额的防癌险遭拒赔理由是“不符合... 2025-04-23
-
游客大理古城买瓜起争执:170克苹果手机放上电子秤,显示0.34千克
近日,四川游客李先生在云南大理古城流动摊贩处买完西瓜,出于好奇用自己的苹果15手机(标重170克)验证对方的电子秤,竟称出“0.34千克”的重量,这让他感到很诧异。之后李先... 2025-04-23 -
2.26亿元!税务部门查处MCN机构重大虚开发票偷税骗补案件
国家税务总局今天(21日)公布一起网络主播管理机构伙同不法中介虚开、偷税、骗补重大案件。经查,广东惠州高赋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设立空壳企业虚开发票1196份,价税合计2... 2025-04-23 - 【文/观察者网 邵昀】从大举削减联邦科研经费、以“打击校园反犹太主义”为由威胁冻结高校资金,到无故剥夺留学生签证,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三板斧”令科研界风声鹤唳。据美国...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