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行业黑幕,比传销更肆无忌惮
繁体大家好,我是少江。
去年时候,有一位年入百万级别的职场精英找到我咨询如何起号,我问他为啥不去找粥佐罗,他说粥的产品不能满足他的需求。
那时候我的电话咨询才300块一小时,很显然,对于粥这种年入千万的大咖,不会给他的咨询开这么低的价格。
那时候也是我刚刚通过自媒体完成商业闭环,从流量获取,产品研发,最后到产品宣传和交付。
其实那时候,我对知识付费行业了解并不太深刻。
以前,我都是以一个消费者的视角进入,而你想真正了解一个行业,必须换个视角,躬身入局,去做一名供给者。
无论是提供免费的公众号文章,还是提供付费的服务,都算供给者。
只有在一个行业里持续地赚钱,才不会被行业淘汰。
而在和我咨询后不久,这位职场精英就起号成功了,平均阅读量做到了大几千,最多的有好几万。他当时跟我说,他之后想走toB路线,给大企业提供猎头服务。
当然我也不想把他的成功归结到我的指导,毕竟我也不知道他后来有没有去跟别的老师学习。
但是我从他身上也学到了一点:
在知识付费行业,你努力帮助别人,一旦别人成功了,需求满足了,而你没有后续的产品满足他,那么你们的关系就大概结束了。
如果没有成功,那么对方可能会记恨你,觉得你在割韭菜。
我可以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你是一个IP,你想引流获客,所以加入了一个付费社群。
第一年,你通过这个社群引流赚到了学费,第二年,你没赚到,社群也成了死群;第三年,你大概率就不续费了。
所以别人总说:知识付费这个行业,是一锤子买卖。
如果你想让别人不停付费,你必须期待对方一直不成功,并且让对方觉得你能带ta成功。
比如,我经常刷到这个行业某写作老师的学员,他们学了好几年,付费了好几年,文章一直是个位数阅读,这种流量程度,离赚钱其实很远。
以前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我现在懂了。
因为,就是因为想成功而迟迟没有成功,他们才有付费的动力,人越是内心欲求不满,付费的意愿越强烈。你每次决定去购物平台剁手的前一刻,是不是很痛苦很纠结?
而这些人付费了大几千,大几万的学费后没有成功的原因是:现在的知识付费行业,比传销更洗脑。
比如,很多号主都会说:
“三年前,我还是个穷光蛋,做了一年自媒体,我就年入百万了。”
知识付费行业,夸大自己的收入,是再典型不过的套路了,反正吹牛也不犯法。
我以前上班的时候,研究过一段时间的营销和人性,我发现,创造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是吸引屌丝付费最好的方法。
你想让别人给你付一万块,你最好证明自己有机会帮他们赚几十万,几百万。
很多屌丝都有一夜暴富的不切实际想法,事实上,在行业风口期,只有少数人能屌丝逆袭,大多数人只能糊口。
屌丝逆袭,一定是同时满足天时地利人和。
其实,互联网上,为啥很多人会晒出自己的收入呢?而在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是闷声发大财。
为啥网络和现实会走向两个极端?其实这是知识付费行业的特性决定的。
因为只有告诉别人你是一个成功人士,你才能获得信任。
马云在成功之前,也被泼了很多凉水。而只有别人觉得你牛逼,才会信任你,只有信任你,才会跟你付费学习。
2000年左右的时候,据说成功学非常火,可惜“成功学”生错了年代,而现在呢?知识付费行业,已经变成了另一个成功学,甚至比成功学更可怕。
因为很多人发发朋友圈,就轻松把钱给赚了。
而很多“聪明人”通过伪造收入,收割了很多绿油油的韭菜。
还有,现在很多博主推出了什么5年,10年的付费产品,这类产品我说白了,是世面上我见过最垃圾的产品之一,说是垃圾是因为如果是一年服务期限产品,你大概率第二年就不续费了。
原理我上面已经说过了,因为知识付费这个行业,是一锤子买卖。
你让别人一年内成功了,他们一般就不续费了,没有成功,也不会续费。
所以说:尤其是社群类产品,如果是一年期限,续费率一定很低,每年都会损失50%以上,这就需要你持续不断地拉新。
而互联网现在拉新的成本非常高。
而为了抵抗客户流失,他们推出了5年,10年的产品,收费更高了。而具有分销属性的10年期限知识付费产品,已经变成了传销工具。
说是传销工具,其实这些东西的成本很低,但是只要你会拉人头,就能赚大钱。
很多人以为时间拉长了,今年没学会,那么明年,后面,大后年也可以继续学,不用续费了。
其实这种想法都是傻白甜。
学东西,讲究的是循序渐进,而不是一口吃个胖子。
比如:为啥我们九年义务教育要分为一年级到九年级,就是因为每个人基础不同,需要由浅入深不断学习。
真正擅长学习的人,都是直接去找到能解决你卡点的最厉害的老师,跟他集中学习,学习完以后,你一定会遇到另一个新卡点,然后去跟另一个更专业的老师学习,这样重复下去,你换了很多老师学习,个人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再来说第一个黑幕:
很多老师会说自己年入百万,但是他不会跟你说他是如何赚到的这一百万,或者很笼统的说通过自媒体赚到的。
我从没在网上看到有人分析这件事。
今天我从一个自媒体从业多年的老司机的视角来分析这件事,可能会得罪很多同行,但是一定能帮到很多傻白甜。
假如一个老师通过自媒体赚了100万,这个钱很多人打工要几十年才能赚到。
这个收入来源里包括这几项:
出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95%,95万; 接合作广告:5%,4万;流量主1%,1万。
那么很显然,这个IP最厉害的地方是他的打造产品和卖产品的能力,而不是他的写作能力,或者接广告能力。
他如果告诉你,他是靠写作赚到的钱,那么他一定在撒谎。
会创作的人多了去了,穷困潦倒的也很多,比如作家弗兰克·卡夫卡,画家梵高,死后才出名。
你如果在打造产品和卖产品上遇到了问题,你应该和他学习,你要学习他是如何获客的,在哪些平台,什么内容形式,短视频,文章or直播?
产品是如何定位的,产品是卖给普通上班族,或是老板?
产品是如何售卖的?广告文案如何写的,销售漏斗模型如何?产品分层是如何的?这些东西,我在我的私教学员课里都会讲到。
如果你想学习写作,那最好找一个你喜欢的作者学习,不要只是看到别人赚了多少钱,因为你也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赚到的这么多钱,有没有造假。
就比如说:前段时间,我的一个IP朋友跟我说她在做课这个环节遇到了问题。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找谁呢?我觉得最好找一个有丰富做课卖课经验的服务商。
为啥要强调卖课,因为做课的门槛非常低,任何人都可以做,但是卖课的门槛就高了。
因为现在的知识付费行业,很多课程如果不结合服务,其实已经很难卖了,因为再好的课程,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价值非常低。
这就如同你是个小学生,开学后学校给你发了一堆书,学校里没有老师,然后让你自学,那这种学习还有什么意思呢?
书籍和课程本质是一样的,其实没那么值钱,值钱的是专业老师的答疑解惑。
你花一年做个课程,让用户自己去学,用户往往下单完,就放那里吸灰了。
就比如我自己是写作教练,我也有自己的零基础写作课程,但是我是把课程和训练营放在一起的,这样对学员的学习体验更好。
当然也有些学员觉得训练营比较贵,只选择购买课程,但是很快他们会发现,单一的课程,对他们的帮助非常有限,因为课程是标准化产品,而每个人的问题是不同的。
如果你想迅速成长,最好是购买非标的产品,比如年度一对一私教或者按小时付费的电话咨询、带有个性化辅导的月度训练营产品。
最后给知识付费爱好者一个建议:
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如果你想学习和进步,不要购买超过一年期的知识付费产品,因为毫无意义。
我有观察过一个知识付费社群,在加入社群3个月后,超过80%的人都会潜水,什么叫潜水呢?就是不学了呗。
就是一年期限的都不学了,更何况是那些5年,十年的产品。
呵呵哒。
来源:少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