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建设者说:第四章 四通八达—雄安新区交通网加速成型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打破地域封闭性、连接资源与市场的纽带,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命脉,当年石家庄就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其发展源于20世纪初正太铁路与京汉铁路的交汇,从一个仅有200户的小村庄迅速成为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重镇。在雄安新区的高标准建设中,交通无疑是先行军。

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核心地带,与北京、天津相距仅为 105 公里,距石家庄 155 公里,距保定 30 公里,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55公里。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雄安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未来将实现更为便捷通畅的交通环境。雄安新区设立后,规划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一、轨道交通方面:规划建设“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网

雄安建设者说雄安——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雄安

“四纵”为:

1、京广铁路:现有铁路,连接北京与广州,是雄安新区重要的南北向通道。

2、京雄城际:连接北京与雄安新区,2020年12月27日已投入运营,是首个贯通两地的高铁线路。

3、京雄快线(R1线):京雄快线起自雄安航站楼站,终至大兴机场站,实现与北京市区轨网的无缝衔接,预计2026年通车。

4、京雄商高铁(雄商段):是连接雄安和河南商丘市的高速铁路,同时也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2026年9月建成通车。

“两横”为:

1、津保铁路:现有铁路,连接天津与保定,构成东西向的横向骨干。

2、京昆高铁雄忻段:是连接雄安新区与山西省忻州市的高速铁路,同时也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京昆高速重要组成部分,全长3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2022年10月1日山西段开工,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

雄忻高铁通车后,雄安至西安、太原的时空距离将大幅压缩,京津冀与晋陕城市群间将形成一条高效物流与人口流动的“黄金走廊”。

雄安建设者说雄安——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雄安

亚洲最大高铁枢纽站—雄安站

雄安站位于昝岗片区,是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该站总建筑面积47.52万平方米,几乎相当于66个足球场,主体共5层,其中地上3层,地下2层,共设13台23线。雄安站于2018年12月1日开工建设,2020年12月27日与京雄城际铁路同步启用运营。

雄安站不仅是雄安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更是连接京津冀多个重要城市的中心节点,它的建设运营,对于提升雄安新区的交通地位,加强雄安新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高速公路方面:构建“四纵三横”区域高速公路网

雄安建设者说雄安——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雄安

“四纵”为:

1、京港澳高速:原有高速,连接北京和雄安新区,已建成通车。

2、大广高速:原有高速,贯穿南北的重要通道,已建成通车。

3、京雄高速:京雄高速是“四纵三横”区域高速公路网组成部分,是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京雄高速全长102公里(北京段长约27公里,河北段长约75公里),从北京向南经涿州、固安等市县,到达雄安新区后,与既有的荣乌高速相连。北京段2021年1月开工建设,2023年12月28日北京段全线通车;河北段2020年3月开工,2021年5月29日,河北段正式通车。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北京至雄安新区的公路骨干通道,京雄高速综合运用了北斗高精定位、窄带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运营后可提供车路协同等智能服务。京雄高速安装了大量智能感知设备,覆盖5G专网,是中国示范性的“智慧公路”。

雄安建设者说雄安——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雄安

4、新机场至德州高速:2021年京德高速一期工程已建成通车,一期北起大兴机场,南至津石高速,全长87.2公里,是雄安东部的一条南北交通要道。雄安至德州段为规划中预留通道,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区域联系。

“三横”为:

1、荣乌高速新线:荣乌高速新线是雄安新区“四纵三横”区域高速路网中的横向骨干通道,全长73公里。2018年8月开工建设,2021年5月建成通车,连接京台高速与京港澳高速,分流原荣乌高速过境交通,成为“京南雄北”货运主通道。

原荣乌高速横贯雄安新区,交通压力较大,改线后,原路线将改为城市快速路,承担雄安新区起步区与保定市区之间的快速通行功能。

2、津石高速:是连接天津和石家庄的高速公路,从雄安新区南部穿过,2022年津石高速已全线贯通。

3、津雄高速:原有保津高速,已建成通车。

三、市内交通:智能交通革命,构建绿色出行未来

雄安新区市内交通以轨道交通和公路建设为核心,包括高铁、地铁、公交等,规划建设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公交线路覆盖城区,并推出个性化定制和包车服务,满足疏解人员多样化出行需求。

——东西轴线:引领未来的立体交通典范

在雄安新区核心区,一条长24.8公里的东西轴线正在重塑城市交通范式。这不仅是地面道路,更是一个分层嵌套的超级交通系统:

地下层:雄忻高铁深埋隧道贯穿东西,连接雄安站与城中心;

地面层:双向八车道的林荫大道,设计时速60公里;

衔接层:两座高铁站与规划地铁线无缝交织,实现“垂直换乘”。

雄安建设者说雄安——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雄安

——区域路网:堤路共生的“生态交通脉”

当高铁与轴线撑起城市骨架,毛细血管般的区域道路正同步织密。在安新县,一项融合生态修复与交通升级的工程即将开工:

75公里堤顶路修复:覆盖北四门堤、南四门堤、淀南新堤三段;

生态融合设计:沿途建设4.5公里绿化示范段、6处观景平台、2座景观门户;

低干扰开发:设计时速仅15公里,最大限度保护白洋淀湿地生态。

该项目计划2025年8月31日开工,年底前完工。修复后的堤路将串联周边184处平面交叉,成为兼具防汛抢险、旅游观光、乡村联通功能的复合廊道。这种“路在景中、景随路生”的模式,正是雄安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缩影。

——智能公交系统实施:

在雄安新区,自动驾驶公交巴士稳稳地把乘客送达目的地,无人车穿梭于街道间,高效地运送着快递。随处可见的智慧灯杆实施监测路况,为数字道路系统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为车辆规划出最优的通行路线,这些并非未来世界的幻想,而是雄安新区日常交通的真实写照。

2035年规划中,雄安新区起步区绿色出行比例将达到90%,公共交通占机动车出行比例达80%,打造“无大城市病”的绿色出行城市。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构建一张覆盖广泛的绿色交通网络显得格外重要。目前,以公交站点为圆心、半径500米的服务圆已覆盖了容东、容西等多个片区,未来这一服务半径还将进一步缩短至300米,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从空中俯瞰雄安,塔吊群在东西轴线工地上空划出弧线,新铺设的钢轨在地下隧道中反射微光。建设者们用精密仪器校准着每一条轨道,如同在为未来丈量方向。当首列高铁驶出地下站台,窗外将是白洋淀的粼粼波光与智能城市的流光溢彩——这里没有传统城市的拥堵烙印,只有地下高铁、地上绿廊、云上数据的交响。

雄安的交通蓝图,正以毫米级精度从图纸跃入现实,它要承载的不只是人流物流,更是一个民族关于未来城市的伟大想象。

除了交通设施之外,雄安新区的公园和水系也是建设重点,目前多个公园已建成开放,给这座崭新的城市带来惊世之美。下一章介绍一下雄安新区的公园和水系。

雄安建设者说:第五章 蓝绿交织—雄安新区的公园和水系

雄安新区坚持优化国土空间,合理控制用地规模,以资源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远景城镇开发强度控制在30%(30%即代表新区的开发面积不超过530平方公里,包括:起步区100平方公里、外围组团100平方公里、特色小镇5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50平方公里、区域性基础设施130平方公里、战略留白1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万人/平方公里,远低于北京、上海、深圳。体现了雄安绿色宜居之城的理念)。

雄安建设者说雄安——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雄安

根据规划,雄安新区未来蓝绿占比稳定在70%,蓝是水域面积约占30%,绿是绿地面积40%。目前总造林面积已经达到45.4万亩,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11%提升到了34%,未来将达到40%。白洋淀和千年秀林工程,构成了雄安蓝绿交织最富魅力的生态底色,雄安水系纵横交错,景色各异的公园点缀其中,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目标正在变为现实。

这些高标准建设的公园环境优美,宛如一幅幅徐徐铺开的水墨丹青,传统与自然在此交融,绘就一幅幅心醉的画面,成为人们亲近自然、品味生态之美的诗意栖息地,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已建成开放的公园。

——雄安郊野公园:城市的绿色生态客厅

郊野公园位于雄安新区北部林带,是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生态空间格局中九片之一,是举全省之力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新区北部首要的绿色生态门户,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园内有14片城市林和14座城市展园。

郊野公园以“生态雄安”为主题,集中体现大型林地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功能,突出自然野趣、休闲游憩,强调生态、自然、人文特色。14个主题功能各异的城市展园一园一景,以东湖为核心,形成一湖四片组团式空间结构。

郊野公园充分运用理水、起丘、隐筑、圆境等营园手法,打造出了一幅清新明亮、水系联通的生态画卷,是雄安新区北部蓝绿生态空间的关键部分,也是容东片区的城市生态客厅。

——悦容公园: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园林典范

悦容公园是雄安新区首个城市综合公园,位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北历史文化轴线上,占地面积约160公顷,园内以安和塔、容景阁等服务建筑66座为核心,分为北苑、中苑、南苑三部分,从北到南系统城线路东方文明特有的山水美学思想及演化进程。

雄安建设者说雄安——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雄安

公园集南北造园艺术精粹,将传统园林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相映成趣,被誉为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是雄安新区重要的生态和休闲空间,也是展示雄安形象的重要窗口。

安和塔是公园的制高点,登上安和塔,俯瞰整个公园,美景尽收眼底。园内的仿古建筑、假山叠水和苏式园林景观,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韵味。在这里,人们既能欣赏到传统园林的精致美景,又能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捷。

雄安建设者说雄安——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雄安

——金湖公园: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缩影

金湖公园地处容东片区的核心大型绿色空间,占地面积约87.4公顷,2022年6月竣工。金湖公园的设计理念是“山水都心、城园一体”,公园以定安阁为核心,结合西堤、东岛、北山、南湖,构成了传统的园林空间结构,这里有很多仿古建筑,比如迎曦桥、湖光榭,还有光影长廊等设施,充分展现了北方园林文化的特点。

雄安建设者说雄安——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雄安

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而湖畔的定安阁则彰显东方建筑之美。游览其中,近可观荷、远可望水,在步移景异中感受北方传统园林文化。

——中央绿谷公园:综合性城市绿廊

中央绿谷公园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中部,北邻容东,南接白洋淀,是启动区蓝绿骨架。南北长约7公里,东西宽约3.2公里,总面积7500亩,呈K型布局,融林带、水系于一体,含明珠、文萃、汇智三湖。是一座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高品质公园。

公园贯穿南北河道,形成宽阔的城市绿廊,是多功能的活力水岸。周边紧邻4家央企总部、三大运营商以及宣武医院、雄安体育中心、图书馆,服务周边企业与群众,展现中华风貌、淀泊美景与创新气息,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绿地。

雄安建设者说雄安——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雄安

——秋郎湖公园:家门口的休憩乐园

雄安秋朗湖公园是金湖未来城项目内的活水公园,湖水与白洋淀水系同源,周边环绕金湖、秋朗湖及多个生态公园,共同构成丰富的水系景观。

‌配套设施设有运动场、栈道等设施,可漫步、休闲及运动。该公园是雄安新区“水城共融”理念的实践案例,周边生态环境优越,适合休闲与居住。

——燕南堤:荷风芦雪的淀泊风光

汇聚白洋淀淀泊精华,展现大美壮丽淀泊风光的景观画廊。

燕南堤路面宽13米,中间为7米车行道,两侧各3米人行道,行道树种植白蜡和垂柳。堤岛间布置拱桥、廊桥、栈道、亭廊,两侧为10平方公里的开阔水面,碧波荡漾。东侧芦苇台地栖息着大量水鸟,西侧大片荷花,可通过栈道步行其间,呈现“苇海荷塘、鸢飞鱼跃”的生态景观风貌。

——雄安新区的水系

雄安新区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区内河渠纵横,水系发达。以华北明珠“白洋淀”为中心,入淀河流从北、西、南三面汇入,主要有潴龙河、孝义河、唐河、清水河、漕河、瀑河、府河等河流(素有“九河下梢”之称),出淀河流通过赵王新河注入大清河汇入渤海。

雄安建设者说雄安——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雄安

人工水系方面,规划建设环城水系和内部活水网络,串联城市组团,通过运河、景观河道连接白洋淀与城市功能区,形成“淀-河-城”一体化的活水系统,体现水城共荣的先进城市规划理念。

随着新区建设规模的扩大,更多的公园、水系会开工建设,一幅风景如画的城市画卷将慢慢展开,呈现北方的“江南水乡”。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下一章介绍一下新区当前非首都功能疏解进展情况。

雄安建设者说:第六章 稳步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进展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功能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这是建设雄安新区的初心和使命。

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阶段。计划从北京疏解到雄安的主要有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公司、金融机构、高校和医院、科研机构等,疏解进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目前的疏解情况。

一、央企总部疏解情况

——首批4个央企总部:中国星网及中国时空等所属4家二级公司于2024年10月14日正式迁住办公;中国中化、中国华能办公楼开展内部精装修,二期启动建设,预计今年10月入驻办公。中国矿产主体结构施工。

雄安建设者说雄安——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雄安

——第二批5个央企总部:中国大唐、中国华电、中国农发、中国诚通、时空信息雄安总部今年将开工建设。

——市场化疏解项目:中国中铁、中国五矿以产业集群形式推动旗下10余家核心产业主体整体落户新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国家能源集团雄安基地、中核集团雄安科技园等有序推进。

雄安建设者说雄安——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雄安

——子公司疏解情况:2024年雄安新区新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59家,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雄安设立的分支机构已超过300家,疏解成效显著。

二、高校疏解情况

——首批4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的雄安校区位于起步区第五组团北部,均已开工建设,预计2027年开始招生。

雄安建设者说雄安——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雄安

——第二批6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雄安校区已完成选址,开展前期工作。

据介绍,上述校区选址位于起步区第一组团,位置相近,呈现聚集态势。其中华北电力大学雄安校区总用地面积约1132亩,中国传媒大学雄安校区总用地面积850亩,北京语言大学雄安校区总用地面积约710亩,北京理工大学雄安校区总用地面积约671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雄安校区总用地面积约497亩。

5所校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华电雄安校区,最小的是北航雄安校区。华电、北理、北航三所大学的雄安校区均临近城市东西交通大道海岳大街西延线,这里或将成为雄安新区又一处“大学城”。

——第三批5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将落户昝岗片区。

未来,雄安新区将落位二十余所“985”|“211”以及相关JD院校,集中打造高等教育资源密集区。

三、医院疏解情况

——首批1+2家医院:宣武医院已经开诊运营,截至今年5月。共开设38个临床医技科室,年门诊量约19万人次;北大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开工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北京协和医院)正在办理项目前期手续。

——第二批7家医院:整形外科医院、阜外医院、广安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未来十余家三级甲等医院将落位雄安新区,集中打造高端医疗资源密集区。

雄安建设者说雄安——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雄安

四、集聚高端高新产业,形成产业集群:

2024年11月,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揭牌成立,中国时空、航天科技商业卫星等60多家上下游企业汇聚,一个重要的未来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2024年12月12日,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正式挂牌运行,该中心定位于国家级创新平台,聚焦搭建一流创新平台、组建复合创新团队、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等重点任务,对接京津冀中心颠覆性技术创新资源,与高校院所及疏解央企合作推动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

雄安科创中心中试基地、中关村科技园等载体高质量运营发展,27栋主题楼宇、高新区大厦签约企业595家,一批科创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持续聚集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为了让疏解到雄安新区的企业和人才来得了、留得下、发展好,雄安新区推出50项重点改革措施,全面实施政务、市场、要素、法治、信用五大环境提升工程,努力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周周看、家家到”,与企业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主动了解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困难,进一步擦亮“雄安服务”的品牌。

未来随着疏解单位陆续落位雄安,这座新城的活力将与日俱增,一座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之城、人民之城、创新之城正在阔步走来。

下一章介绍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雄安当前的落户和购房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