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活网摘
禅生活
网摘
已阅读 0%

【原文】

当日姜尚(1)西走至岐州南四十里地,虢县南十里,有渭水河岸有磻溪(2)之水。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3)者,上钓来。”(《武王伐纣平话》)

【批注】

(1)姜尚:字子牙,号飞熊。周初贤臣,因其先祖封于吕,从其封姓,所以又

称为吕尚。后周文王封为太公,后世称姜太公、吕望。

(2)磻溪:指姜子牙垂钓处。磻,音盘。

(3)负命:指不想活命的鱼儿。

【故事阐述】

商朝末代皇帝纣王,因宠信妲己,不听忠臣谏言,残暴不仁,滥杀百姓,荒废国政。姜子牙因精通兵法、阴阳数术,受纣王赏识并封为司户参军一职,后来姜子牙知道纣王的所作所为,便决定弃官离开这个暴君,凭着机智他逃过了纣兵一路的追杀。

姜子牙一路向西而行,沿途听到许多百姓都说西伯侯(即后来的周文王)有仁德、爱护百姓,并且广纳贤士。于是,他决定到西伯侯管辖的渭河一带隐居起来,并在渭水之滨当钓翁,等待机会寻觅明君。

为了等待时机,以辅佐贤君,姜子牙静心忍性,天天在磻溪旁垂钓。他用直钩钓鱼,钩上不挂香饵,更不把钩沉入水里,而是离开水面三尺高。姜子牙还自言自语的说︰“不想活命的鱼儿,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1

转眼过了数年,姜子牙依然在磻溪岸边,他手拿钓竿叹息道︰“如今我已经是八十岁的老人了,还遇不到明君辅佐他安邦定国。我在此目地不是钓鱼,只想钓得贤明君主啊1有一天,姜子牙在溪边遇见一樵夫武吉,他算出武吉有难,就使用阴阳数术教他避难,不仅骗了西伯侯还逃过死劫。后来,西伯侯得知是姜子牙教武吉诈死躲过劫难,而西伯侯一向自认阴阳卜算之术,当今无人可及,但如今却被一个渔翁给巧妙瞒过,心知此人必是奇人。于是,西伯侯借着出巡打猎,派武吉带他亲自寻访姜子牙。

姜子牙想试探西伯侯是否真是求才若渴的贤君,所以对虚心来访的西伯侯,一直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而西伯侯为了表明自己求才之心坚定,来访时一次比一次更加恭敬,甚至吃三天素并清净身体,离姜子牙住处一公里远便下车步行,充分显示他的诚意。

直到第三次,姜子牙终于被西伯侯恳切的态度感动,便和他见面并交换治国理念。两人交谈非常契合,姜子牙了解西伯侯是个明君,决心为他效力,辅佐他兴邦立国,而西伯侯也知道姜子牙确有才能,就尊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辅佐文王和武王,灭了商纣,建立中国历史上国运最长的周朝。“太公钓鱼”这句成语便是源于此,也作“姜太公钓鱼”。比喻有意愿的人,自己就会上门。

【讨论】

(1)姜子牙遇到周文王时已经多大岁数了?他钓鱼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2)姜子牙为什么要在磻溪畔当钓翁?他为什么到第三次才愿意见周文王?

【造句练习】

例:一些仿冒品总有一定的市场,原因就是部分消费者爱贪便宜,虽然质量没有保障,也只能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了。

【相似成语】

姜太公钓鱼

【课后时间】

写出四个有“鱼”的成语

参考答案︰

如鱼得水、缘木求鱼、鱼目混珠、池鱼之殃、漏网之鱼、沉鱼落雁

经典图书推荐

浏览更多
风起陇西
风起陇西
马伯庸
立即阅读
大人物
大人物
古龙
立即阅读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法)古斯塔夫·勒庞
立即阅读
菜根谭
菜根谭
洪应明
立即阅读
毛泽东文集(二)
毛泽东文集(二)
毛泽东
立即阅读
黄河东流去
黄河东流去
李准
立即阅读
H庄园的午餐
H庄园的午餐
立即阅读
阿Q正传
阿Q正传
鲁迅
立即阅读